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西新闻

透过数字看山西电力四十年发展足迹

时间:2019-01-10

1978年,山西省发(用)电量94.168亿千瓦时;2004年12月30日,山西省发(用)电量首次突破1000亿千瓦时,达到1069亿千瓦时;2010年12月30日,山西省发(用)电量首次突破2000亿千瓦时,达到2150亿千瓦时;2017年山西省发(用)电量达到2765.51亿千瓦时,40年翻了30倍,山西省发(用)电量不断创历史新高。

1984年7月21日,山西第一条500千伏输电线路——大同—北京房山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建成投产,正式向首都北京送电,首开全国“西电东送”先河,也是“晋电外送”第一条超高压输电线路。

1997年—2002年,国家“九五”计划重点项目、全国第一座远距离跨省区、变输煤为输电示范工程、中美合资建设的亚洲最大的无烟煤坑口电站——阳城电厂全部建成投产,通过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向江苏省电网送电。中外6方投资建设开启了合作办电的序幕。阳城电厂三期工程全部建成后,装机总容量达726万千瓦,每年向江苏省输电约390亿千瓦时,消耗当地无烟煤约1550万吨,助推山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006年—2009年,中国首条电压等级最高、投入商业运营的电网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在山西长治投运,向湖南省电网送电。标志着我国在特高压输变电核心技术和设备国产化上取得重大突破,南北“水火互济”实现更大范围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电力可靠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2017年,国家电网公司在山西投资210亿元的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输电通道——1000千伏“两交三直”特高压工程、三个特高压交直流变电站竣工投运,山西电力外送电通道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服务山西能源基地开发外送、支持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到2018年5月底,全省发电装机8211.23万千瓦,全国排名第8,其中火电装机6405.82万千瓦,占比78.01%;新能源装机1560.66万千瓦,占比19%。新能源并网发电运行和优先消纳的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山西电网全面完成新能源消纳指标,新能源实现完全消纳。

到2018年5月底,山西电网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277座、变电容量1.6亿千伏安,输电线路3099条、长度5.07万千米。在保障全省电力供应的同时,山西电网作为国家“西电东送”北通道之一,目前已建成9个外送通道,18回线路,外送能力达到3830万千瓦,山西电网向京津唐、河北、江苏、湖北、山东等地外送电力能力大幅攀升。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全省累计外送电量超过一万亿千瓦时,山西“变输煤为输电”战略有效实施。

40年,山西农村电网发展日新月异。1978年初,全省实现县县通电。1983年12月31日,全省农村实现社社通电。2006年10月22日,全省农村实现“户户通电”,工程惠及大同、朔州、忻州、晋中、临汾、运城、长治7市的34县、652村、17572户、64443人。

1998年—2005年,全省分两期实现农电“两改一同价”。累计改造农户625.8万户,减轻农民负担1.5亿元。2008年—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在山西投资210亿元,完成拉动内需城农网建设与改造项目,助推山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6—2017年,山西省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和“井井通电”工程提前三个月完工。其中,机井通电工程728项,通电机井4.5万眼,惠及农田785.57万亩;小城镇(中心村)工程332项,改造小城镇(中心村)1491个;村村通动力电工程55项,改造自然村460个,山西提前打赢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两年攻坚战”,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电力支撑。

本报记者 王龙飞 通讯员 冉涌

  • 上一篇:长治获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 下一篇:三个小故事,体会农民用电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