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漫长的等待,《国家宝藏》第二季进入开播倒计时,九大博物馆(院)的27件国宝正式揭晓谜底!此前,节目组放出一些关键词,让大家大胆竞猜。山西博物院的三件国宝关键词分别是:金、春秋、北魏,可谓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如今,谜底揭晓,这三件国宝是侯马金代董氏墓戏俑、侯马盟书和木板漆画。
在山西博物院的诸多珍贵馆藏中,这三件宝贝如何能脱颖而出?这些国宝的前世今生是什么,它们背后又有什么传奇故事?请随山西云媒体,一起提前领略国宝之美。
金代董氏墓戏俑
金代董氏墓戏台砖雕,出土于1959年在侯马市牛庄村发掘的金代董明墓,它以其精彩的砖雕戏俑闻名于世。
▲侯马市董明墓出土的砖雕戏俑。
董明墓砖雕戏俑,一组5件,均高约20厘米,5个彩绘戏俑位于董明墓墓室北壁上部砖雕戏台上。戏台是一座五脊六兽单檐歇山顶式模型,两根八角形小矮柱上承台面,简洁精巧。五个人物并列一排,自左至右分别为装孤、副末、末泥、装旦和副净五个角色,正在戏台演出。五个戏俑均经彩绘,色彩绚丽,形象生动,在侯马出土的几组戏俑中最具代表性。
宋金时期,戏曲艺术的早期形式之一——杂剧,开始在山西南部的市肆和乡村蓬勃兴起,商业演出广泛流行,演员开始划分行当,出现副净、副末、装旦、装孤、引戏等角色,并有了相对稳定的服饰和妆扮。乐队的人数和乐器种类以及伴奏曲牌也逐渐固定下来。到元代,在角色搭配、服装道具、乐器伴奏、剧目曲牌等方面,都更加稳定成熟,并向更加复杂细腻的方向发展。宋金时期,戏曲作为一门崭新的艺术门类,登上中国古代表演艺术的舞台,而这组墓戏俑正是当时文化的产物。五个戏俑中,末泥为主演。这与以副末和副净做主演,以滑稽调笑为主要内容的早期杂剧不同,表明中国戏曲艺术正走向成熟。
侯马盟书
晋国晚期,“公室衰微,六卿专权”。权卿们为寻求内部团结、打击敌对势力,盟誓活动频繁。
▲1965-1966年侯马市晋国遗址出土的侯马盟书。
1965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在发掘侯马晋国遗址时发现侯马盟书。在40多个祭祀坑内出土玉、石质盟书5000余件片。绝大多数为圭形,最长者32厘米,另有圆形及不规则形。辞文多以朱笔书写,少数为墨笔。文字可辨识的有656件,多则200余字,少则10余字。
内容可分为主盟人誓辞、宗盟类、委质类、纳室类和诅咒类等五大类。对于主盟人和盟誓时间,存在不同说法。多数学者认为,侯马盟书是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以赵氏家族为首举行盟誓活动的约信文书,忠实地记录了晋国晚期强族间相互斗争的史实,具有政治档案的性质。它的发现对于研究晋国历史、古代盟誓制度及古文字等均有重大意义。
书写于玉石的这些文字,不但是中国现今考古发现最早的毛笔字,也因运笔娴熟流畅,字形活泼多变,极具艺术价值。侯马盟书,是1949年以来中国考古发现的十大成果之一,也是山西博物院馆藏的十大国宝之一。
木板漆画
1965年,山西大同石家寨太和八年(484年)司马金龙墓出土了木板漆画。司马金龙是西晋皇室宗亲,随父司马楚之降附于北魏,深受宠信。木板漆画画风酷似《女史箴图》,表明了当时中国南北经贸往来与文化碰撞。
▲木板漆画每块长约80厘米,宽约40厘米,厚约2.5厘米。
木板漆画屏风用木板制成,通长82厘米,宽40厘米,厚约2.5厘米。其中的两块木板之间由榫卯连接。板面髹朱漆,分上下四层彩绘《列女传》故事,线条用黑色,人物面部和手部涂铅白,服饰器具用黄、白、青绿、橙红、灰蓝等色。题记和榜书处再涂黄漆,其上墨书文字。画风近顾恺之。题记和榜书文字介于隶、楷之间,气势疏朗,是少见的北魏墨迹。
木板漆画是南北朝时期文化融合的产物,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由于木质文物材质特殊,展出期限一般不会多于30天,是不可多得的北魏绘画、墨书真迹。
国内其他博物馆入选的文物有:
云南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
山东博物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
河北博物院
四川博物院
12月9日起,每周日晚19:30央视综艺频道(CCTV-3),《国家宝藏》第二季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