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西新闻

人物 | 近300年的课本长啥样?老人31年收藏3000册教科书告诉你

时间:2019-01-10

  “我的收藏不昂贵,但是很有意义和价值。”贾大锦是山西省收藏家协会会员,今年68岁,收藏老教科书31年。3000多本教科书,从清代至解放初期,见证了近300年的中国教育史。

  相比收藏瓷器、钱币、字画等,这些教科书对于贾大锦来说才是无价之宝。在他看来,教育是每个时代必不可少的大事,教科书则反映了每个时代的教育理念。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贾大锦的梦想不只收藏,他更想将这些老书分享出来,举办山西自己的老课本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181203215646

  ▲贾大锦与他收藏的教科书。

  —逛古玩市场,他与教科书结下不解之缘—

  走进贾大锦家不足10平方米的阳台上,打开书柜,里面被很多密封箱占据,里面全是泛黄的老教科书。按他自己的说法,这个小阳台就是他的收藏室,每当收来一本新书时,他都要拿着放大镜认真仔细地修护,慢慢品读。

微信图片_20181203215653

  ▲贾大锦从阳台的书柜中取出泛黄的教科书。

  和大多数喜欢搞收藏的一样,贾大锦一开始收藏的东西非常杂,钱币、小件玉器、小工艺品......老教科书在他的藏品中并没有占很大比例。贾大锦的老教科书收藏之路始于1987年左右。“当时在古玩市场,我总看到陕西的老乡带老书来卖,民国、清末的都有。我就经常翻着看。翻久了我就发现,陕西很多老教科书和山西的版本相同,我就感兴趣,买了不少。”

微信图片_20181203215655

  ▲时间跨越近300年的老教科书。

  贾大锦这一收就是31年,老教科书也增加到现在的3000多本,语数外、政史地、音体美、理化生,应有尽有。书籍时间从清代中期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跨越了近300年。“我收藏最老的书是一本乾隆年间(1736年)的《近思录》,这本书成书于南宋淳熙年间,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

微信图片_20181203215658

  ▲成书于南宋淳熙年间的《近思录》。

  为了收集这些书籍,贾大锦的腿都快跑细了。他在每个市场找了联络人,只要有古教科书的线索,联络人便会第一时间通知他。有一次,他为了收藏一份清朝时期的手抄本,一年内曾多次跑到珍藏此书的人家中,最终用诚意打动了他。那人说说:“你比我更珍惜它,你值得拥有。”

  —老教材上的小抄和涂鸦,让他感动惊喜—

  很多人印象中的老书收藏是无趣的,但贾大锦收获到的不缺惊喜和温情。

  2009年,贾大锦得到了一张山西省国民师范的毕业照片,照片上一共11个同学,每个人都标了名字,全部都是沁县同乡。当时贾大锦没在意,只觉得是张普通照片。大约过了两年后,他又在古玩摊上发现了国民师范沁县同乡录。经过对比,他发现很多人的名字都和照片上的人对上了,“缘分呀,照片和同乡录之间仿佛有冥冥的缘分”。

微信图片_20181203215701

  ▲山西省国民师范沁县同乡录及老照片。

  20多年前,贾大锦收到了一本清代老书。“我翻着书,忽然感到手顿了一下,打开那页仔细一看,发现书页深处夹着一个发黄的小纸条,有手指那么宽。”贾大锦把小纸条小心翼翼地抽出来,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在一条手指大小的小纸片上,正反面都写满小字,每个字如芝麻大小,却清晰可见。“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馀粟,女有馀布 ” ,看着纸条上的字,贾大锦哑然失笑,“原来这是学生作弊的小抄呀!”随后,他又在不同的书页找到了另外两个小抄。经查,贾大锦发现大部分小抄写的是《四书》上的话。

微信图片_20181203215703

  ▲教科书中夹带的“小抄”。

  “通过这些照片、小抄,我仿佛能看见那个时代为考试而担忧的学生。”贾大锦感叹,“我立刻觉得这些老教科书、老照片不再是冷冰冰的东西,而是充满了故事,活生生有温度的。”

  —举办百年教材展,他想建山西的老课本博物馆—

  对贾大锦而言,每一本书都仿佛是他的孩子,他像呵护孩子一样呵护收藏的老课本。贾大锦自学了很多修复老书的方法。给书套上密封袋,放进密封盒,再放上樟脑丸,每一步贾大锦都小心翼翼。“毕竟,这些书都来之不易呀。”

微信图片_20181203215707

  ▲贾大锦展示古代“毕业证”。

  在民间,有很多当年的教材和文献存留,它们像一颗颗散落在各处的珍珠。“我只是把他们从四处收集起,串成一串串珍珠,除去污垢,再将它们展现在世人面前,供大家欣赏和研究。”去年下旬 ,贾大锦在山西省图书馆举办了《守本与开心——山西百年教育教材史展》。除了老教科书,贾大锦在展会上还拿出了其他与教育有关的物件,学生作业、学校考题、不同时期的毕业证等,琳琅满目。

微信图片_20181203215710

  ▲贾大锦与他收藏的教科书。

  贾大锦退休前是铜厂的一名钳工。收藏老课本以后,他经常说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无量,当不在禹下。”贾大锦坦言,自己倒没想过什么功德,“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可以让人们重视起来老教材的价值,建立属于山西人自己的老课本博物馆,无愧山西悠久深厚的教育传统。”

  • 上一篇:聚焦 | 28天海上颠簸,山西南极科考专家到达中山站
  • 下一篇:生态环境部对山西4家超标排污单位公开挂牌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