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西新闻

惠民生 聚民心 化民风

时间:2019-01-10

蒙山景区盛迎八方游客

华侨城签约

千年厚礼晋祠大米

大寺荷风风光秀美

晋源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惠民生,聚民心,化民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今年以来,全区上下推进经济转型发展步伐更加坚定,“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更加突出,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党内政治生活更加严肃规范,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在太原市“两个走在前列”“双提升”中创优争先,奋力谱写文明开放富裕美丽太原建设晋源新篇章。

活力晋源、宜居晋源、魅力晋源、法治晋源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城市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

南张村村民杨虎:“以前种地收入一年也就一万元出头,现在每个月少则七八千元,多了能上万元。”

冬日的太原传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内,运输车辆来来往往,仍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来自南张村的杨虎便是这其中的一员。杨虎原先在家里种地,有时也到附近打打短工,一年也挣不下几个钱。今年三四月份,杨虎凑钱买了一辆运输车,开始到传化公司拉货:“以前种地收入一年也就一万元出头,现在每个月少则七八千元,多了能上万元。只要肯吃苦,活儿就不断,全家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为了整合物流资源和市场,太原市引入了传化智能公路港,2016年9月正式选址落地晋源区。据公司负责人介绍,太原传化公路港物流项目于今年1月份正式运营,目前,进出港货车流量3000辆/日,货物吞吐量8000吨/日,2018年营业额突破4亿元,纳税贡献突破2000万元,带动就业2000人以上。

今年以来,晋源区认真落实省委、太原市委关于转型项目建设年工作的决策部署,以转型项目建设为主攻方向,以城市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为途径,狠抓项目引进和建设,着眼于新型城镇风貌展示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姚村新兴产业集聚区功能定位,打造长风商务区、晋阳湖片区、新城片区、姚村新兴产业园区4个核心产业圈。

根据规划,将长风商务区打造成为集聚楼宇经济、会展经济、总部经济的产业集群;将晋阳湖片区打造成为集聚商务中心、生态文化、体育休闲的产业集群;将晋源新城片区打造成为集聚文化旅游、数字经济、现代农业的产业集群;将姚村新兴产业园区打造成为集聚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生物医药的产业集群。同时,全力保障西中环南延、晋阳湖公园综合整治、太原植物园、太山和天龙山景区提质改造、太原古县城等75项省市重点工程建设。

项目要引进,招商是关键。截至目前,晋源区已签约华侨城、奥特莱斯小镇等10余个项目。作为全市唯一一个推进无审批项目改革试点城区,该区深入推进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已选取远东构建等4个项目作为试点开展承诺制工作。具有引领牵动的22个重点推进项目,区级层面相关事项已全部办结。

晋源区充分发挥文旅资源富集独特的显著优势,紧抓二青会筹备召开机遇,做好全域旅游大文章,打响“晋祠引领、四山(蒙山、太山、龙山、天龙山)映带、双城(太原古县城和晋阳古城遗址)联璧、一湖(晋阳湖)点睛”的“唐风晋韵·魅力晋源”文旅品牌。

为推动项目落地达效,晋源区成立以区委书记为组长、区长为第一副组长、19个区直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镇(街)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立了在项目建设主战场考察识别干部、锤炼使用干部的选人用人导向,从区直单位选派年轻干部充实到区转型项目建设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实施重点项目区级领导和部门包联制度,明确“责任书”“路线图”“时间表”。通过研进会、推进会、督进会等方式,在项目选址、土地出让、手续办理、统筹调度等方面,为项目建设提供一条龙保姆式服务。设立了1000万元“转型项目建设年”产业引导资金。截至10月底,晋源区初步确定了110个项目,总投资约2200亿元,年内计划投资278亿元。其中,转型项目62项,占全部项目的56%,总投资约1700亿元。前三季度,转型项目投资55.57亿元,占全区投资的比重为80%。1-10月项目开复工率100%,全市排名第一。

告别土坯房 生计有保障

北阜村村民郭光荣:“原先在村里住的是土坯房,房顶和晋阳湖面几乎持平,一年四季潮得厉害。冬天取暖还要生火,哪像现在用的地暖,又方便又暖和。”

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绿化带、停车场一应俱全。12月20日,走进晋源区北阜村回迁安置小区,来到了村民郭光荣的家。宽敞明亮的房间里温暖如春,78岁的郭光荣说起如今的好日子,高兴得合不拢嘴:“原先在村里住的是土坯房,房顶和晋阳湖面几乎持平,一年四季潮得厉害。冬天取暖还要生火,哪像现在用的地暖,又方便又暖和。”

村党支部副书记贺建平说,北阜村于2016年夏天全部实现回迁安置,平均每家能分到五六套房。目前,村里的两栋商业用楼已经封顶,投入使用后不仅能为村民分红、给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还能给每户都分到门面房,确保了村民的长久生计。

晋源区录入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名录的村共有35个。截至目前,包括晋阳湖片区的18个城中村在内,共有23个城中村已完成了整村拆除;义井、北堰、吴家堡、武家庄、西寨、北阜、南阜和木厂头8个村实现回迁安置。

为了确保城中村改造的顺利推进,晋源区委、区政府在定期听取城中村改造进展汇报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区级领导包联制度,包联领导每周进村驻点不少于3天,遇到问题随时入村解决。坚持每天城改“两会”、每周进村办公制度;坚持每日上报工作动态、每日短信上报拆迁进展情况、每周五汇报工作进展的“三报”制度;加大督办力度,层层传导压力,保障工作落实。分管区领导坚持一线工作,实时调度,以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为抓手,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高效、有序完成。

针对前期城改合作商存在资金实力、资质级别、设计品质良莠不齐,造成拆迁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手续办理缓慢、安置房建设未能如期交付等现象,该区提出新的招商要求,坚持招大商、大招商,与万科、保利、富力、当代置业、华侨城等企业签订城改合作协议。拆迁方案突出公开透明原则,坚持做到家底要公开、合作方式内容要公开、拆迁安置补偿办法要公开、各户拆迁补偿明细要公开,做到阳光拆迁。

伴随着环晋阳湖18个城中村退出环湖历史,晋阳湖综合治理和晋阳湖湿地公园建设也将迈出新的步伐。同时,全力服务保障成成中学、二外新校区和省儿童医院、市人民医院、市妇幼新院尽早投用。届时,城区面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融入到园在城中、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城市生态大格局中。

百村景区化 三年大变样

寺底村村民贾四柱:“修了平整的柏油马路,小街巷也铺上了面包砖,出行方便多了。垃圾场改造成了小游园,环境真是越来越好了。”

道路平坦整洁,两侧栽种着一些幼小的树苗;沿街房屋的立面统一刷成白色,上面描绘着彩色的图案……12月20日,走进晋源区寺底村,一座静谧又美丽的村庄展现在眼前。村民贾四柱说:“原先村里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两脚都是泥。路上常年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如今修了平整的柏油马路,小街巷也铺上了面包砖,出行方便多了。村里还把原先的垃圾场改造成了500平方米的小游园,环境真是越来越好了。”

负责寺底村“百村景区化”工程的包村干部、罗城街办副主任刘克建介绍说,该村在今年4月份开始实施工程建设,9月底基本完工。目前,雨污管网及弱电已经全部入地,街道重新铺设,全村86个旱厕有76个改成了水冲式。此外,村里还新建了一座蓄水池和一座污水处理站。“不仅如此,村民们还依托蒙山景区的开发以及改制,每年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村里还有80多人到山上从事保洁、保安等工作,挣得一份稳定收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从今年起,晋源区将利用3年时间,实施“百村景区化、三年大变样”工程,构建乡村振兴“晋源版”农旅融合新格局,聚力打造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晋源区所辖有95个行政村、27个城市社区,总人口23.67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1.49万,呈现“乡大城小”特点。“百村景区化”工程推进过程中,晋源区因地制宜、因村而异、分类施策,围绕“四个一批”模式,对全区95个村进行景区化打造。

一是通过城中村改造,以城景交融、产城融合、品质生活、全民共享为目标,推动一批农村“城市化”;

二是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对已实施人口搬迁的“空心村”大力植树造林,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一批农村“生态化”;

三是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一批农村“城镇化”;

四是按照区委、区政府“一减五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进农业农村发展动能,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之路,推动一批农村“产业化”。

为了支持美丽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晋源区财政今年拨出预算2亿元,对东关花卉主题特色小镇,窑头、赵家山、寺底等1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予以奖补,同时,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10个亿投向乡村振兴。

经过全面改造,各个村庄将实现饮水安全、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村容村貌洁化、绿化、美化、亮化;电力、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所需线缆全部入地,把农村变成一个大景区、大花园,实现全域提升、全境整洁、全民获益,群众的生活和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截至目前,“百村景区化”10个示范村已基本完工。

此外,晋源区全力服务保障一电厂等重污染企业停产搬迁,整治362个“散乱污”企业,大力推进散煤治理,在全市率先完成“煤改电”“煤改气”工程,实现冬季供暖清洁化全覆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群众看我们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晋源街道党工委书记常建强:“真抓实干转变了干部作风,改善了民风,促进了社会和谐。”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这是晋源区晋源街道党工委书记常建强常说的一句话。

在重点工程推进过程中,征地拆迁是关键。拆迁中遇到难题,常建强总是来到群众家中,和他们坐在一起,对照拆迁政策一笔一笔算,有什么遗漏了,还有什么政策可以争取,尽量让利于民,使群众满意。晋源街道征地拆迁涉及到的18个村、6000余户,没有发生一起群访事件。“真抓实干转变了干部作风,改善了民风,促进了社会和谐,群众看我们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常建强说。

官风正则民风淳。近年来,晋源区制定实施了在畅通渠道、源头治理、帮难济困、依法处理等方面狠下功夫的信访工作机制,健全完善了区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探索建立了村(社区)信访代办制度,发挥区信访联席会议职能作用,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紧盯重点问题、重点群体、重点领域,化解了一批疑难复杂信访纠纷,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如今,再走进那些曾经因信访问题困扰的农村(社区)和基层单位,人们脸上的笑容多了、怨气少了,理性交谈多了、牢骚话少了,参与公共事务多了,置之不理和漠不关心少了。

晋源区城改任务繁重,区委副书记刘锦春先后承担了棘针、新村两个城改村的包联任务。其中,新村仅用10天时间便完成了整村拆除,刷新了城中村改造中的新速度。

刘锦春说,干部工作就是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比如在信访工作中,对于历史积累的问题,要理性担当。对于合理诉求,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为老百姓踏踏实实做事,重新梳理干群关系,树立政府威信,才能赢得民心。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今年以来,晋源区以“三基建设”为抓手,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在“五个一线”选贤任能,严管厚爱相结合,落实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机制措施,政治生态日益风清气正,干部队伍呈现出主动担当作为、奋力创优争先的新气象,全区上下心系群众、崇尚实干、担当作为、创优争先蔚然成风。

  • 上一篇:太原老年群体五种医养模式初步形成
  • 下一篇:读图丨桃园四巷53号,一家“穿”越30年时光的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