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西新闻

唐代宰相柳奭墓也在柳村

时间:2019-01-10

柳奭墓碑

一日,有同事对我说柳宗元爷爷柳奭的墓就在他们柳村,我听罢大吃一惊。夏县胡张乡的柳村我是知道的,柳村有关柳宗元的传闻也听过不少,但柳宗元爷爷的墓我还是头一回听说。惊诧之余,查寻有关史料,得知同事的说法不准确,柳奭应该是柳宗元的伯高祖。

《康熙夏县志·名贤》载:“唐柳奭,宗元曾伯祖(实为伯高祖)。高宗永徽二年为中书令,与长孙无忌等,为立武昭仪事,贬荣州刺史,又贬象州。四年诏御史,追诣京师,与无忌皆被杀。”

乾隆年间的《解州全志·卷十一·夏县·古迹》载有“柳宗元墓”条:“在县北三十里柳村,断碑剥落不全。按韩昌黎柳州墓志云,归葬万年先人墓侧,甚确,而此有墓,未详。”

《乾隆解州夏县志·卷二·夏县·山川》载:“柳谷在县南十五里中条山内。唐阳城寓居于此。今其地名阳公乡。旧志谓柳宗元居,不知所据。”

光绪年间的《夏县志·贤才》载:“柳奭……柳楷长子。永徽中为中书令,后贬象州刺史。显庆四年,许敬宗构柳奭与长孙无忌、褚遂良于武后,遂见杀。时论惜之,祀忠孝祠。”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二·列传第三十七》载:“奭字子邵。以父隋时使高丽卒焉,故往迎丧,号踊尽哀,为夷人所慕。贞观中,累迁中书舍人。外孙为皇后,迁中书侍郎,进中书令。皇后挟媚道觉,罢为吏部尚书。后废,贬爱州刺史。许敬宗等构奭通宫掖,谋行鸩毒,与褚遂良朋党,罪大逆。遣使杀之,没其家,期以上亲并流岭表,奭房隶桂州为奴婢。神龙初,乃复官爵,子孙亲属缘坐者悉免。开元初,泽兄涣为中书舍人,上言:‘臣从伯祖奭,去显庆三年与褚遂良等五门同被谴戮,虽被原雪,而子孙殆尽,唯曾孙无忝客籍龚州。陛下先天后诏书,尝任宰相家并录其后。况臣之伯祖无辜被诛,今藁窆未还,后嗣侨处,愿许伯祖归葬,孤孙北迁。’于是诏无忝护奭柩归乡里,官给丧事。无忝后历潭州都督。”

《旧唐书·卷七十七·列传第二十七》载:“亨兄子奭。奭父则,隋左卫骑曹,因使卒于高丽。奭入蕃迎丧柩,哀号逾礼,深为夷人所慕。贞观中,累迁中书舍人。后以外生女为皇太子妃,擢拜兵部侍郎。妃为皇后,奭又迁中书侍郎。永徽三年,代褚遂良为中书令,仍监修国史。俄而后渐见疏忌,奭忧惧,频上疏请辞枢密之任,转为吏部尚书。及后废,累贬爱州刺史。寻为许敬宗、李义府所构,云奭潜通宫掖,谋行鸩毒,又与褚遂良等朋党构扇,罪当大逆。高宗遣使就爱州杀之,籍没其家。奭既死非其罪,甚为当时之所伤痛。神龙初,则天遗制,与褚遂良、韩瑗等并还官爵。子孙亲属当时缘坐者,咸从旷荡。”

从史料中考证,可知柳村是柳宗元的故居,而且柳宗元墓也在柳村以及柳宗元与柳奭的关系。同时根据有关史料大致可以梳理出柳奭的人生轨迹。柳奭(?—659),河东解人,字子邵,唐高宗时任宰相。柳奭其父柳则任官隋朝时,曾出使高丽而卒,柳奭前往迎丧,尽礼尽节,悲伤过度,“号踊尽哀,为夷人所慕”,可见柳奭是个忠孝仁厚之子。贞观年间,柳奭累迁中书舍人,后擢拜兵部侍郎,永徽三年(652)代褚遂良为中书令,仍监修国史,可见当是饱学之士。永徽五年,因外甥女王皇后被废,柳奭被牵累贬爱州刺史。后以大逆罪被诛杀。《旧唐书》载:“奭既死非其罪,甚为当时之所伤痛。”数十年后的武则天神龙初年,乃复柳奭官爵,当初受牵连打击而流放、逃散的子孙亲属一概免罪。唐开元初年,柳亨之孙柳涣任中书舍人,上奏请求“许臣伯祖(柳奭)还葬乡里”,才由曾孙柳无忝得诏,护柳奭灵柩回归乡里,官给丧事。柳宗元曾回忆曰:“人咸言吾宗宜硕大,有积德焉。在高宗朝,并居尚书省二十二人。遭诸武,以故衰耗。武氏败,犹不能兴。为尚书吏者,间十数岁乃一人。”

世事沧桑,千年已过,今时的墓地已破败不堪。墓前碑楼为砖砌,已无坟茔,背向西北,面朝东南。石碑嵌入楼体深约尺余,圆额,上刻“祭如在”三个大字,碑题“柳氏坟茔祀祖碑记”,碑刻“明故显祖柳公暨配李氏合葬之墓”大字十分醒目。其中“显祖柳公暨配李氏”无名讳,左右刻有长子、次子、三子分别为德、恩、义葬茔及后裔名讳。碑由三子后裔“孙柳阳麟立石”。时在“清康熙四十年(1701)岁次辛巳三月清明之吉”。墓碑重立于300多年前,墓园由当地柳氏后裔出资修缮。碑楼高约4米,宽1.42米,厚0.9米。碑楼上大字“追远”赫然入目,以寄托哀思。

柳氏后人柳海峰、柳春华珍藏有柳奭宰相墓拓片与一方乾隆年间的柳氏先祖墓志铭。从中可知墓碑额题“皇清”大字,落款为“本邑庠廪膳生员张吉士沐手撰文……大清乾隆六十年(1795)岁次乙卯清明立”。这是研究河东柳氏文化名人柳宗元家族史及其后裔聚居地而难得一见的古碑刻,可堪珍贵。根据碑文记载,夏县柳村柳氏为柳宗元之后,实为难得的发现。根据墓志铭记载“夏邑为河东故土”,可以证实夏县是柳宗元的故里,理应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在柳村一带,有关柳宗元的传说流传甚多。

传说之一“柳司马道”。说是在唐时,柳村有一条大河流经闻喜县的店头堡村。店头堡村的人想与柳村人争夺此河,就在自家的水井上做了井盖,再在井盖上填上土,并在村里挖了大水池。村民对外宣称是靠天吃饭,找官府请求把此河当作饮用水源。

彼时,柳村推选有才之人柳宗元前去谈判此事。柳宗元提出:“你们可以使用此河,但我们放牧饮马也得使用这条河。”双方在官府协调下达成一致,店头堡村人可以饮用河水,但给柳村留了一条七尺宽的马路,并重修一条河渠至柳村河头青龙桥,沿路还曾有许多拴马桩。这条马路有30余里长,因为柳宗元曾被贬为永州司马,被人称为“柳司马道”。

传说之二“宗元牌坊”。据柳村的老人们讲,柳村原有一座柳宗元牌坊。在旧时社会,官员经此,必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柳宗元的尊重。相传,慈禧太后躲避八国联军逃跑时路过闻喜,她的探路先锋在柳宗元牌坊处遇阻,被要求按照规矩下马,探路先锋斥责一个小官还敢挡太后的驾,说是要移走牌坊,但最终还是绕道而行。到了民国初期,盗墓贼猖獗,柳氏后裔才把牌坊拆掉,用马车拉回村里,填埋到柳氏先祖的墓道里。

传说之三“柳氏祠堂牌位”。原柳氏祠堂占地面积有一亩地大,建造年代不详,祠堂里有个香炉匣子,里面有三样东西:一顶乌纱帽、三个牌位、三张画像。据介绍,柳海峰的父亲见过其中一张画像,画的是一个头戴草帽、留着胡须的老头。乌纱帽由老辈人柳双仁的父亲柳喜娃保存,柳双仁的弟弟柳虎仁说乌纱帽至今还在。画像由柳保合的父亲柳天君保存,20年前被填埋到柳氏先祖的墓里了。三个牌位现在由柳春华保管供奉。这三个牌位是柳氏一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很尊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每年清明节,柳氏家人都会拿着三个牌位到县府领祭奠供品,有三头猪、一头黑牛,还有麻花、油饼等。官府对柳氏后裔在任用上也有特殊照顾。柳氏后裔在结婚时能坐两顶轿,还能搭銮驾。如遇婚轿和官轿碰上,当官的还要给柳家人家让路。据柳家老人说,早年间不论走到哪里,只要说是夏县胡张乡柳村人都可以有同等待遇,这都得益于柳宗元的荫德。

在柳村村民赵广录房后,原先有3块丈余高的石碑,上有碑帽,碑帽上雕有龙的图案,记载着柳家的家史。柳村老人们常说,每年的二三月都会有人来此祭拜,之后就到近前的文庙里讨论柳家的家事,可惜后来当地开石灰窑把石碑损毁了,着实令人万分惋惜。

有关柳宗元及其家族的传说,在民间代代相传,成为夏县柳村丰厚的记忆。但宰相柳奭墓,几乎湮没无闻,荒凉不堪。柳奭墓对研究柳氏宗族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作为研究柳宗元不可多得的实物史料,亟待重点保护。

(图片由作者提供)

胡春良

  • 上一篇:铜壶有象寓太平
  • 下一篇:阳泉:拧紧安全生产总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