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西新闻

沁源县村村都有秧歌队

时间:2019-01-10

12月19日,沁源县景凤乡景凤村秧歌队在排练节目。 王向前摄

本报讯(记者 周同馨 通讯员 陈小燕)“锵锵锵咚咚咚……”进入12月下旬,虽系隆冬时节,但沁源县城乡到处都是载歌载舞的热烈景象。这是众多的秧歌队正在排练沁源秧歌节目,或为元旦秧歌晚会排练,或为明年正月的闹红火准备节目。

沁源县素有“民歌之乡”之誉;沁源秧歌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沁源县志》记载:“沁地君子咏歌风雅”。沁源有俗语:“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扁担肩上磨,担的都是歌。祖辈唱山歌,流成大沁河。歌儿养了我,越唱越快活。”沁源秧歌在不同历史时期担当过不同的“角色”。尤其是抗战时期,沁源秧歌以其通俗流畅、易学易记的特点,宣传抗日,鼓舞人心。在那炮火连天的岁月,沁源县成立专门的秧歌剧团——绿茵剧团。

近年,新一届沁源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十分重视沁源秧歌的挖掘与弘扬,多措并举推进秧歌的传承。目前,全县254个行政村,村村都有了秧歌队。村里的秧歌队少则十多人,多则五六十人。这些秧歌队,或邻里同台、或夫妻同台、或婆媳同台,可谓各具特色。为了振兴乡村文艺,推进沁源秧歌发展,沁源县免费为254个行政村的秧歌队送乐器上门,有锣、鼓、镲、电子琴等,还免费发放《沁源秧歌演唱曲谱》《沁源秧歌》等资料。该县还多渠道开展秧歌培训,聘请沁源秧歌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授课,现场指导秧歌节目的排练,做到村村有名额,人人包食宿。今年已培训了3期,每期培训7天。该县还开展沁源秧歌进学校、进军营、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秧歌名家定期到中小学、森林消防队、社区唱秧歌,教秧歌,使得秧歌之声传到了沁源的四面八方。该县举办的下乡送秧歌活动,每月都有秧歌艺人参与。县文化部门的秧歌专业编导人员还到各乡镇及村庄下乡,既指导也切磋,既挖掘古曲目也发现秧歌新人。沁源秧歌在改革与创新方面,着力于花鼓秧歌、花鞭秧歌、沁源说嘴秧歌3项,并尝试植入新乐器,大胆拓展新动作,以达到与时代同步的效果。为了让沁源秧歌一代代传承下去,他们还编了小学、中学、高中的《沁源秧歌学习课本》,沁源秧歌将作为民俗音乐进入学校的音乐课堂。

沁源特有的秧歌表演氛围,形成了沁源秧歌固定的赛事与表演月份。县里、各乡镇每年都举办秧歌大赛。元旦、春节各乡镇各村皆举办秧歌晚会。村村从正月初二开始串院院闹秧歌,直到二月二才结束。正月秧歌展演,各系统、各乡镇、民间组织等大显身手,秧歌艺人高手云集,秧歌之声响彻城乡。许多沁源秧歌剧名噪一时,曾喜获国家、省、市级奖项。《海选之后》《小二姐梦梦》《山妹》《众志成城》等成为经典剧目。今年,沁源秧歌《小二姐梦梦》远赴成都市参加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沁源秧歌经典演唱活动还走进清华大学,传唱绿色沁源,讴歌乡村振兴及脱贫攻坚等,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应。

  • 上一篇:央视《百战经典》栏目在寿阳取景
  • 下一篇:把运城打造成为内陆地区开放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