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冬季,旅游景区已经进入传统淡季。我省不少景区开始执行淡季票价。比如,五台山门票价格由145元降为120元,云冈石窟从125元降为80元,晋祠由70元降为50元,王家大院由55元降为35元。
应该说,我省景区门票优惠幅度还是比较大的。但是,景区门票优惠只与游客相约在冬季,让人感觉意犹未尽、不够大气。在我看来,门票优惠不能局限于旅游淡季,而应该着眼长远,让每一天都变成旅游优惠日,逐步还原景区公共属性,让景区发挥最大效能,让民众充分享受旅游休闲的乐趣。
表面上看,景区门票优惠会带来门票经济损失。但旅游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吃、住、游、娱、行、购”等六大旅游要素中,门票只是旅游经济的一个环节。实行低价门票政策或者不卖门票,将大大提升周边人气,带动周边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多重利好。从促进旅游消费、拉动旅游经济的角度讲,门票优惠并非亏本生意,还可以为景区赢得公益美名。比如杭州西湖和济南大明湖免费开放虽然减少了门票收入,但是拉动了地方综合旅游经济,赢得游客赞誉,根本无损经济利益。如果过高的门票价格吓跑游客,那才是得不偿失。
与我们的高价门票政策不同的是,一些发达国家景点维护大都由政府出资,列入财政预算。不少名胜古迹根本不卖门票。即使卖门票,价格在国民月收入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超过1‰。比如法国的卢浮宫、凯旋门、凡尔赛宫、埃菲尔铁塔等举世闻名的景观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游客观光。对这些宝贵的“财富”,法国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的管理原则,采取“低价策略”弘扬民族文化。人家低价甚至免费吸引游客,而我们某些景区门票价格居高不下不说,还不断谋求门票涨价,5A级景区门票价格普遍超过百元。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如果景区不能回归公益本质,仅靠冬季门票优惠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激活民众的旅游休闲热情呢?
从景区的地位与归属来看,不少景区是著名的文化遗产,是全体国人共享的名胜。她们凝聚着全中国人的智慧与汗水。地方只是名胜古迹的管理者,并非所有者。既然是文化遗产,就应具有公益性与社会功能,不能单纯以门票论价值。对这些风景名胜区实行门票优惠,才能体现景区的公共性与地方政府的责任担当。
从根本上讲,如果上述景区能把冬季门票优惠举措转化为优惠制度常态,如果更多地方、更多景区放弃暴利思维,拿出让利于民的诚意,实质性下调门票价格与配套服务费用,让景区回归公益属性定位,这不仅会激发民众的旅游休闲热情,而且会对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如此,将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叶祝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