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外出打工,村里很多妇女留守下来,如何将闲置的妇女劳动力组织起来,让她们既能有事做,还能有钱挣?
曾任勉县新街子镇杨家湾村妇女主任的宋莉萍,就在自家门口建起了社区工厂,带动周边200多名留守妇女、30多名贫困户就业脱贫。
打工妹家门口建起手工车间
“能发展到这一步,是机缘巧合,也多亏了我前些年的打工经历。”11月30日,说起建在家门口的社区工厂,勉县利平手工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宋莉萍说自己也没想到。
今年38岁的宋莉萍曾两次南下打工。经过多年的努力打拼,家里房子盖起来了,手头也有了积蓄,然而,与儿子的长期分离却成了她和丈夫心中的痛。2009年儿子上小学后,妻子便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儿子。也就在这一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妻子被村民推选为村妇女主任。
村里的男人都外出打工,而留守妇女都闲了下来。如何将这些留守妇女组织起来“干点正事儿”,成了妻子思考最多的问题。
“何不在家建起个手工车间,把大家组织起来一起挣钱。”宋莉萍说,经过前期准备,2013年8月她便引进了手工业加工生产线,在自己家里办起来料加工点。
加工点吸纳200多留守妇女
“深圳厂家提供材料,我们组织人做些鞋花、饰品和电子产品,再给他们发回去。”宋莉萍说,杨家湾村共有568户,其中留守妇女就有100多人,因为流程简单,而且可以闲时领活回去干,因此不仅她们村,就连周边村的留守妇女也成了她的工人。
4年来,手工车间不断发展壮大,发展成了手工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年产值60余万元,还带动了200多名留守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其中贫困户32人。今年8月,在勉县移民办的扶持下,宋莉萍将手工专业合作社搬进了位于新街子镇立集村的移民安置社区,吸引了更多移民搬迁户进厂务工。
11月30日上午,60岁的段金莲坐在工位前,缝纫机响,十指翻飞,“巧婆婆”摇身变为娴熟的产业工人,不一会就做好了一只漂亮的鞋面。段金莲说,他们家是因病致贫,日子过得紧。今年8月,利平手工专业合作社搬来后,她就应聘成为了工人。“以前外出干活年纪大没人要,现在在家门口每个月都能挣1500元左右。”段金莲说。
让“留守”人员家门口有活干
勉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史邦俭说,自2011年以来,随着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的实施,让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成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任务。去年以来,勉县大力推行“移民社区+工厂”模式,利用安置点闲置房屋招商建设社区工厂,吸引了类似利平手工专业合作社等8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先后落户,吸纳900余人进厂务工,并优先招录建档立卡贫困户360余人。
“下一步,我打算再发展藤编,目前正在进行考察调研。”今年10月,宋莉萍被选为镇上妇联副主席,还被评为了市级“脱贫致富带动民星”。 华商报记者周金柱
编辑: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