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江上最后的养鱼网箱。
范方明守鱼棚大门贴有取缔通告。
范方明(右二)帮“同行”处理鱼苗。
沱江网箱取缔之路
1990年代初,沱江上兴起网箱养鱼
2006年,沱江内江段最早取缔网箱养鱼
2010-2012年,沱江自贡段、简阳段取缔网箱养鱼
2007年,沱江资阳城区段被划定为禁养区域
2017年,资阳市环保工作会决定取缔沱江网箱养鱼
4月12日下午2点,范方明才回到自己的守鱼棚吃当天的第一顿饭,从3月31日接到资阳市雁江区政府发出取缔网箱养鱼的通告后,他10多天的生活常态都是如此。
范方明是一位内江籍资深渔民,从事网箱养鱼已经20年。和许多渔民一样,在国家“靠水吃水”的政策鼓励下,他1998年在内江的沱江江面上架起了养鱼网箱。2006年起,随着政府治理水环境观念转变,内江最早在沱江干流上取缔网箱养鱼,范方明和“同行”开始了沱江上的迁徙生涯。
10年过去,资阳重拳出击,全面取缔沱江在内的所有全民所有河道网箱养殖。这是范方明等渔民在沱江上的最后一站,“上岸”后的他们面临着重新择业和身份转变。
兴起
“靠水吃水”从事网箱养鱼
曾经风光,大养殖户年收入百万,小型的也可赚几十万元。利益所驱,沱江两岸的村民陆续加入,不少人专门从事养殖。
4月12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在资阳城区沱江一桥至南津驿水电站河道看到,两岸均分布着一排养鱼网箱,网箱上有彩钢搭建的简易守鱼棚。每个守鱼棚内床铺、电冰箱、洗衣机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1993年,沱江资阳段最早出现网箱养鱼。”资阳市雁江区松涛镇居民魏桂明回忆说,1991年,沱江干流上的南津驿水电站大坝建成,从资阳城区沱江一桥,到南津驿水电站10多公里河道水位提高,形成了一个“平湖”,国家鼓励“靠水吃水”,有村民下水搞起网箱养鱼。
资阳市水产渔政局相关负责人也证实,当时国家鼓励网箱养鱼,但明确规定养殖面积不超过江面的三千分之一。这段时期在沱江上从事网箱养殖,渔民可以申办“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
魏桂明介绍,办证的渔民偶尔还有机会参加水产渔政部门组织的培训,科学的养殖技术开始在沱江上流传。“有了技术,养殖户的收益大大增加。”魏桂明说,当时养鱼对了销路,利润超过50%,大的养殖户一年挣得到100万元,小型的也可以赚几十万元。利益所驱,沱江两岸的村民陆续加入,不少人专门从事养殖。
雁江区农业局副局长李才胜说,那时候沱江资阳段网箱达到高峰,养殖户200多户,网箱达到3000余口。
1998年,网箱养殖在内江兴盛,沱江依然成为“主战场”。当时27岁的范方明从内江某企业下岗后,也加入了这支网箱养殖队伍。
[1][2]下一页 尾页迁徙
见证沱江网箱养殖20年变迁
沱江内江段取缔网箱养鱼,自贡段取缔网箱养鱼,乐山周坝库区取缔网箱养殖,一次又一次,范方明们寻找下一个养殖点。
网箱养殖“暴利”的背后,风险同样巨大。“喂养技术不当、自然灾害、选取的鱼种当年不畅销,都会带来亏损。”范方明说,他也多次遇到亏损,但是盈亏平衡后,还是以赚钱为主,最终成为少数坚持下来的。直到2006年,内江对沱江上的网箱养鱼进行取缔,范方明被迫处理掉所有的鱼。2007年,范方明和多位内江养殖户迁徙到自贡富顺的沱江上。3年后,这里大举取缔网箱养殖,范方明和同行们再次面临迁徙。
2010年,他和部分内江养殖户瞄准了乐山周坝一个库区,在这里重新架起了养鱼网箱。2013年,范方明他们再次面临被取缔,许多人离开了网箱养殖行业,范方明仍寻找下一个养殖点。
2013年,范方明来到资阳,在沱江二桥下1000米左右的江面上架起了28口网箱,成为沱江资阳段200多户渔民中的一员。
今年3月31日,雁江区政府发出取缔非法网箱养殖通告,“这是沱江上最后一段存在网箱养殖的河段,我们见证了沱江20年网箱养殖的变迁,现在要重新思考未来的去处。”范方明说。
取缔
政府打响水环境保卫战
2015年、2016年沱江资阳出口断面水质持续超标,大规模网箱养鱼是水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群众因此反映强烈。
4月11日,记者看到,范方明江上守鱼棚的大门上,两张大红“门神”中间贴了一份取缔非法网箱养殖的通告。“政府工作人员发的,每户一张。”范方明说。
雁江区农业局副局长李才胜证实,3月31日、4月1日,雁江区政府连发两份通告,明令取缔河道非法网箱养殖。“向每户渔民发放宣传资料,同时每天派出渔政船只巡回广播宣讲。”李才胜说,宣传取得良好效果,渔民基本主动开始了网箱拆除。4月12日,记者看到,网箱养鱼“取缔令”发出后,不少养殖户已自行开展拆除,岸边堆放着一堆堆浮筒。
李才胜说,雁江区定于5月底前取缔非法网箱养殖,主要考虑现阶段养殖户刚开始投放鱼苗,经济损失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汛期前取缔,也出于安全考虑。”
资阳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取缔河道非法网箱养殖,主要是出于水环境治理的考虑,“群众反映强烈”。资阳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相关负责人说,2013年沱江水环境监测将总磷、氨氮等因子纳入考核后,沱江资阳段流的水质超标现象突出,“2015年、2016年沱江资阳出口断面水质持续超标,大规模网箱养鱼是水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范方明也坦言,大量投食饵料以及鱼粪便确实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我们常年吃喝拉撒在江面上,也对水体会有污染。”
雁江区环保局行政审批股股长曾晓阳介绍,省环保部门在环境督查中发现沱江水质超标,特别是省环保、水务部门推行“河长制”,也要求将河道治理作为一个重点工作。政府明确要求网箱养殖必须通过环评才能进行,“环评通过才能办证,环评需要自费请第三方机构进行,但大多数养殖户不愿意出这几万元。”
李才胜也表示,2012年左右,全国各地开始大面积取缔河道和湖泊网箱养殖,不再从水产养殖上追求经济效益,“重视水环境治理,取缔网箱养鱼大势所趋。”
出路
少数养殖户或转战外省
网箱养殖孤寂的背后,还要面临风险考验。现在网箱养殖被取缔后,打工没技术,又不会种地,年近50岁的他们怎么办?
4月1日起,范方明开始为自己的鱼寻找出路,“都是鱼苗,每天6点出发联系买家,一天要销售2万斤左右。”范方明说,自行拆除期限为26天,他们要赶在这之前完成拆除。
沱江上最后的网箱养殖取缔,省内多地也取缔了网箱养殖,范方明和“同行”们上岸后将何去何从?
“网箱养殖很辛苦,主要是孤独。”范方明说,迁徙从事网箱养殖10年,他常年一个人在江面上生活,每天春夏季节,鱼需要大量投放饲料时,他的父亲范词春都会来帮忙。
今年77岁的范词春,每天给鱼投食5次,要在不足一尺宽的网箱钢架上来回走5遍,然后做好饭,坐在门边等卖鱼的儿子回来。“老婆孩子在内江老家,难得团聚,父亲这么大年龄还要帮忙。”范方明扶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眼睛红了。
同是内江人的阳厚初也表示,网箱养殖孤寂的背后,还要面临风险考验,“2008年在自贡,技术不当,损失50多万。后来取缔网箱,我决定出去打工,但是没有其他手艺,收入也低,又选择回来。”
范方明和阳厚初都表示,虽然网箱养殖辛苦,但年近50岁的他们,回农村不会种地,外出务工也没有合适的工作。“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技术完全不一样,我还是会考虑网箱养殖,准备去广西或者云南看看。”范方明说。
雁江区农业局副局长李才胜说,内江迁徙的养殖户在此次取缔中是少数,只有10户左右,“本地的渔民多是兼职,他们被取缔后可以回去种地,也可以外出务工,我们许多农业项目可以给他们支持,他们上岸后有新的生活依靠。”
雁江区河道网箱养殖取缔工作指挥部提供的数据显示,雁江区河道内非法养殖户达223户,网箱2193口,其中沱江上1000余口。截至11日下午5点,渔民已经自拆1556口,超过总量的70%。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田雪皎摄影报道
首页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