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18日讯(川网集团省两会报道组记者 陈淋 摄影报道)从自家闲置土地开始造林,到后来成立合作社,并吸纳了147个老乡加盟,共同做大林产业,年经营收入达700多万元,省人大代表、宜宾市江安县仁和乡鹿鸣村村民、江安县华天林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任敏在农村的路走得越来越宽、越来越扎实。
四川省人大代表任敏
2018年,“绿领”阶层概念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成为乡村振兴人才的专有名词。乡村要振兴,一支强大的带头人队伍很重要。在鹿鸣村,任敏便是这样一位“绿领”带头人。
任敏家里有兄妹6人,4位姐姐、1位哥哥。同诸多农村青年的选择一样,任敏的哥哥姐姐们也纷纷离开农村生活。父母年事渐高,地里的活慢慢干不动了,家里的土地撂了荒。回到农村的任敏看了实在觉得可惜。“当时,由于苗木市场行情较好,我便打算将家里的荒地利用起来,栽种苗木,使土地发挥更大价值。”任敏的返乡创业之路就此开启。
“我们栽种的苗木销路很好。接的单子越来越多,家里土地上栽种的苗木已不满足市场的需求。我便开始向村里其他乡亲们宣传,号召大家一起来种植苗木。”任敏说。因为有任敏的成功经验,村里人很信任地跟着她一起涉足林业。2012年底,任敏成立了江安县华天林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至今,我们合作社已打造了3000亩红豆杉基地、2000亩竹林基地,并申请了森林食品基地。目前,合作社已有147个成员。”任敏说,这6年来,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乡亲们抱成一团共同致富。
合作社内部,“绿领”也越来越多。“合作社成员种植的林业产品各有不同。但每个人都能为我们承接的项目提供产品。大家都不愁自家林业产品卖不出去。”任敏说,在承接的多个市政绿化项目中,成员们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合作社拥有多名园林工程师、园艺师、建筑师,可提供全面的专业化工程设计、技术咨询及施工服务。此外,施工骨干技术工人均经过专业培训,并有多年的施工养护经验,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及后期养护规范化、专业化。”在过去,他们都是普通的农民,如今,成为了农村里的专业人才。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支专业化的“绿领”队伍,合作社的效益越来越好。“去年我们的经营收入达到700多万元。”
任敏说,在合作社里,不论老幼,都能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村干部就是带头人,合作社承接了项目,他们就带着村里的青壮年去施工。留在村里的老人和妇女,可以打零工,比如除草、施肥、种草摘花等,男人一天能挣120元,妇女一天能挣100元。”任敏说,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随着合作社一步步壮大,任敏也在思考下一步的发展之路。去年12月发布的《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设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的意见》提出,使竹产业成为推进绿色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中具有带动性、标志性的重要产业。
这更加坚定了任敏发展竹产业的信心。可是她又有新的焦虑。“说实话,我们都是农民,思维和眼界都还不够开阔。而我们合作社要发展,就需要更多先进理念的注入。”当选为省人大代表,任敏说,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此次参加人民代表大会,她还带着一个任务而来。“我们想寻求一些企业家的帮助,请他们到我们村里去,为我们合作社发展建言献策,为我们带去先进理念和管理方式。”任敏希望通过实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这种模式,让村里的林业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而针对四川省竹产业发展,任敏也提出建议,希望政府出台竹产业相关机具补贴措施,对竹区扶持建立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竹材采运专业队,引进配置电动伐条机、货运索道、山地运输车、单轨运输车、抓木机,将这些机具纳入农机补贴范围,实现机械代人,最大程度开发利用现有竹资源。
同时,任敏还建议培育竹区示范村,打造竹生态园,开展竹林立体经营:林下种植药材、放养禽类,开发竹笋、竹编制品,开展乡村旅游业务,实现微工厂进村,农户就地就业,从而实现以点带面,拉动竹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此外,她还建议加强对竹产业路的支持,提高竹生产能力水平,促进全省竹产业发展。
“建议注重竹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应用,鼓励各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下乡驻村帮扶竹产业发展,帮助农户使用新技术,提高林地产出,开发竹编制品、竹笋产品,开拓竹产品市场。对成效明显的帮扶技术人员给予经济奖励。”任敏说。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