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成都13个区(市)县将各打造一个TOD综合开发标杆项目

时间:2019-01-19

按照《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实施细则》,全市13个区(市)县都将各打造一个TOD综合开发标杆项目,展现“人随线走”“站引人聚”的实体效果,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和城市新名片。今天,我们将关注部分区(市)县在此项工作中的推进情况,予以呈现。

金牛区

TOD项目实物已经诞生

去年,位于金牛区的全市首个投运的TOD项目西宸天街亮相。该项目与成都首条地铁环线7号线茶店子站无缝链接,未来还将接驳轨道交通27号线。其地下空间与新金牛公园直接连通;地面一楼可作为出租车泊客区及公交站点;二楼的连廊作为步行区域,人车分流。整个片区购物、商业、娱乐、居住等功能一应俱全,是成都目前首个将公园、地铁、商场多个资源空间形成串联的综合体项目。

目前,在该区一环路人民北路路口,另一个TOD项目――龙湖・上城正在加快建设中。项目所在地为两大地铁线1号线(已运营)和6号线(建设中)换乘站。其广泛借鉴日本、新加坡等国先进的TOD开发建设经验,邀请在TOD综合开发中有先进经验的单位作为顾问,以地铁1、6号线为基础,形成项目自身的内部商业环,同时与外部地铁通道环,形成双环多口岸接驳。项目包括了街区商业、城市公寓、城市大宅等业态,实现商业、办公、居住、休闲等多类空间交互,力争打造成为成都TOD标志性样本。

新都区

TOD开发区与农业休闲区域有机融合

地铁5号线的开通,计划就在年底,新都区规划管理局副局长李建手头的工作也进入了倒计时,“廖家湾站点TOD项目纳入了成都市首批次13个TOD示范项目,详细规划还不成熟,需要根据新都实际与规划设计单位反复磋商,定稿后要上规委会,年内还要动工,时间非常紧。”李建所说的廖家湾站,是5号线在北部商贸城片区的站点,天府大道北延线工程动工以后,新都北部商贸城片区成为成德同城化的“节点”,TOD项目的打造,对于辐射带动区域发展,提升这一片区的城市品质,意义不言自明。

据李建介绍,TOD打造已经突破项目本身,上升为一个片区的整体城市设计开发,廖家湾站紧邻毗河生态带,河岸绿地为这一TOD项目标注了鲜明的生态休闲格调。从规划初稿上,记者看到,廖家湾站点将依托毗河水景自然景观资源,为周边居民提供文化休闲旅游功能的TOD项目,未来的这一区域,将保留生态农田,生态绿廊,涉及有机农业体验区域,模糊城市与农村的分界线,TOD开发区与农业休闲区域有机融合。

李建告诉记者,通过TOD开发,整个区域的城市功能更加复合化,公服配套、商业配套更加完善,城市宜居品质整体提升,新都北部商贸城片区将借此成为新都名副其实的次中心,为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贡献新都力量。

成华区

编制完成47个TOD轨道站台设计

“为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实现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新格局,全区编制完成了以中车站和东客站为代表的共计47个TOD轨道站点一体化城市设计。”成华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据悉,中车站是地铁17号线和32号线的换乘站,位于八里庄片区核心区,该站点所在的区域拥有历时半个多世纪且建筑质量完好的工业厂房,极具保存价值,是成华区工业历史的印记。该区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恺大师改造具有64年历史的联合厂房,在空间再造上“重置虚实,开合有致”,拆局部留主形,置入新因子,合理并置新旧空间;在功能再利用上“升级产业,增值文化”,置入文创商业,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实现传承中的再发展;在立面改造上“修旧如旧,原真保护”,精炼文化符号,延续工业肌理,传承地域文化。

东客站是国内第六、西南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是已建地铁2号线、7号线和地铁远期20号线的换乘站。城市设计以“产城融合、功能复合、生态宜居、绿色交通”为规划理念,以中央绿轴为核心,在中环路东西两侧构建交通枢纽区和商务商贸集聚发展区。

  【专家声音】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中国高铁国际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周国华:

TOD模式

治疗“大城市病”的良药

TOD模式为什么受到现代大城市的青睐?首先它可以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改变城市发展格局,治疗“大城市病”。从微观层面看,交通站点如果只具备交通功能,只设有进出口,那么功能是比较单一的。从宏观层面看,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过去城市发展“摊大饼”式的单一集中型的城市已经开始“生病”,包括交通拥挤、环境污染、通勤成本较高以及土地资源紧缺等。而经过国外城市几十年的探索,已经证明了TOD模式是治疗“大城市病”的一剂“良药”。推动新城更新、改变城市发展格局是TOD模式的一大重要作用,功能落后的城市近郊区通过实施TOD综合开发,融合产业、公共服务资源,可以形成新的商业中心和生活中心。TOD项目多了,能在城市里形成多个中心,从而就将中心城区的资源、人口转移出来,有效缓解中心城区的人口负荷和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同时也优化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这也能退让出更多公园绿地和开敞空间,给城市居民营造更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本报记者 袁弘 洪继东

  • 上一篇:成都凤凰山高架桥正式通车
  • 下一篇:成都明确机构改革“时间表” 3月底前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