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在参加双流代表团分组审议时强调,要培养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主动在全球找学习赶超的标杆,自觉从城市长远发展考量培育可持续动能,努力由“跟跑”变为“并跑”乃至“领跑”,以若干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创新创造支撑成都建设世界城市的远大抱负。
当前,成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踊跃参与国际战略通道、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加快在世界城市体系中争先进位?昨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部分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他们给出了建议。
抓住同城化发展机遇
推动城际动车组“成都造”
――市人大代表、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成龙
“实现了地铁造修、动车组造修,成都的轨道交通产业基本上可以与先发城市‘并跑’。”
截至2018年,成都地铁开通运营225公里、在建283公里。在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的同时,市民出行也愈加便利。
在新都石板滩镇,中车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园已初具规模。市人大代表、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成龙欣喜地看到,公司产量、产值持续提升,并创历史新高,已具备每天2辆地铁列车的生产力。
“2018年变化很大,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希望2019年能有新的突破。”他建议,在成都平原经济区同城化一体化发展、川藏铁路规划建设等重大机遇中,推动城际动车组成都造,建设车辆研制、维保基地。
继生产成都轨道交通7号线列车以后,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成都公司”)的生产线上“成都造”地铁列车层出不穷。“接续生产10号线二期列车,新下线6号线列车,18号线列车也在生产之中”,他介绍说,18号线是时速140公里的八编组市域城轨列车。“2019年的重点还是18号线,以及17号线、11号线列车”,他还透露,6号线、18号线也都会有主题列车,体现天府文化。
为推进铁路公交化运营,成都平原经济区8市政府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成都利用既有的成绵乐、成灌(彭)、成渝等高铁网络,规划了“一环七射”铁路公交化项目,并力争2022年全部建成投运。王成龙建议,推动城际动车组装备制造和维保业务落地成都,填补短板。他告诉记者,推动城际动车组实现成都造,技术都是现成的,硬件设施已具备条件。而在成灌线上线新动车的过程中,也对技术人才和制造人才做了储备培训。
王成龙还提到了借势川藏铁路建设。他建议成都把握机遇,促进川藏铁路所用的列车车辆装备研制、维保基地落户,并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将对轨道交通产业产生强有力的支撑促进作用。
他进一步解释说,“川藏铁路列车车辆要在现有动车组基础上加以提升完善,会用到新的技术,满足新的条件要求。产品的研发、创新、人才培养、技术储备方面要再上一步,对推动轨道产业发展、集群形成都非常有利。”他表示,实现了地铁造修、动车组造修,成都的轨道交通产业基本上可以与先发城市“并跑”。
“未来有了一定实力和基础以后,结合‘一带一路’,实现产品走出去,做境外的业务、出口业务。”他这样展望成都的轨道交通产业。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严丹
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里
让本地企业学习家门口的“世界500强”
――市政协委员、成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袁昕
“成都自古以来就是国内的枢纽城市,‘位列五都’。而现在,依托于对外开放、‘一带一路’,成都的枢纽角色放在了世界舞台上。”
当前,成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民族复兴引领城市走向世界舞台,“一带一路”深刻改变西部开放格局。在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的开幕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在讲话时提出,希望政协委员们致力凝聚发展共识,大力宣传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建设西部国际门户枢纽的时代价值。
对于“对外开放”和“西部国际门户枢纽”这两个词,市政协委员、成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袁昕有深刻体会。在接受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他就如何进一步发挥枢纽城市的优势、扩大对外开放提出了建议,“希望政府部门能和我们一同促进本地企业和世界500强的交流合作。”
经常和外商打交道,袁昕明显感觉到成都的枢纽角色正在不断放大。“其实成都自古以来就是国内的枢纽城市,‘位列五都’。而现在,依托于对外开放、‘一带一路’,成都的枢纽角色放在了世界舞台上。”袁昕告诉记者,在去年底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他和两三百个外商进行了交流。“我问了他们每个人‘知不知道成都’,他们都知道,这说明我们成都的国际影响力已经很大了。”
在此背景下,袁昕认为成都应该进一步发挥枢纽城市的优势。“特别今年是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稳’字当头,相信我们已来的外资企业会在成都茁壮成长。那如何利用外资企业带动本地企业的发展,提高我们本地企业的竞争力呢?”袁昕认为,成都本地民企应该把握住“家门口”的“世界500强”,积极交流学习合作,把他们的先进经验、理念运用到自己的企业发展和管理中。“现在已经有285家‘世界500强’落地成都,作为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我们也在积极促进他们和本地企业的交流,比如请丰田、沃尔沃等企业高管走进本地企业。”
袁昕建议,希望成都人社局、商务局、市场管理监督局等具体职能部门,也能参与到这个“促进”过程当中,为外企和本地企业牵线搭桥,甚至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促成双方更多的交流合作。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尹沁彤
向全世界实时秀成都
加快建设基于5G的VR旅游名城
――市人大代表、中国移动成都分公司总经理牛怡
“今年举办的850个国际会展活动,让嘉宾VR看成都全景,将是对成都形象最生动的展示。”
前日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5G是新经济新动能的一大亮点。成都将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建成并运行城市智慧治理中心,构建智能城市指挥运行体系,把握5G试点和AI应用机遇,打造全天候能在线监测、分析预测、应急指挥的“城市大脑”。
5G技术如何应用于城市建设?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到市人大代表、中国移动成都分公司总经理牛怡。她认为,成都5G技术和应用在国内领先,如果加快建设基于5G的VR旅游名城,借力今年举办的850个国际会展活动平台,将是对成都形象最生动形象的展示。
牛怡透露,央视已将熊猫基地移动5G应用示范点纳入2019年全国两会报道的直播备选点,届时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和委员们将通过5G技术360度实时VR看熊猫,成都还有望成为中国移动全国首批5G规模首发城市。“成都移动正紧锣密鼓地按照‘点、线、面’布局思路,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牛怡表示,点上,优先覆盖省市政务服务区、核心商务区、知名景区和新机场等交通枢纽;线上,以地铁10号线为切入,实现对密集人流区域的优质覆盖;面上,圈定高新南区13平方公里,覆盖金融城、新会展中心、大源片区等高需求区域,打造5G样板区域。
2019年成都移动将有哪些应用新场景?牛怡表示,将力争实现成都主城区和县城城区5G全覆盖,优先在高新南区建设5G网络;同时依托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针对本地厂家搭建应用开发和技术交流平台,优先提供5G模组等软硬件的测试调试,为本地产业链的厂家开发5G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牛怡建议,可用VR全景成都为试点,导入成都的景区,催化5G+VR的产业,强化成都的新名片。“我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举办的850个国际会展活动,让嘉宾VR看成都全景,将是对成都形象最生动的展示。”她表示,VR看成都不仅能让在场的嘉宾看,也能通过8k视频的拍摄,把成都的实时全景带到世界各地。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实习记者 彭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