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举行政府工作报告协商建言座谈会。市政府领导与72名来自不同界别的委员共聚一堂,面对面听取政协委员小组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
近3个小时,24个委员小组带来60余条小组建议,民营经济、音乐之都、医疗、教育等均是热词。互动环节,更有48名“候补”发言人频频举手,最终,又有16名委员现场互动建议。
“成都民营经济25条”细则何时出台?5G下一步规划是什么?优质医疗资源如何下沉?……问题、建议涉及产业、文化、教育、医疗等方方面面,市领导现场一一作答,回应问题,采纳建议。
经济如何高质量发展?
解决产业人才刚需
保持5G领跑
“政策协商就是有事要好好协商。”一开场,主持人就提出要求:每个人的发言要控制在三分钟以内,“说短话、说真话、说管用的话,不要说废话。”
现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各界别关注重点。
总工会界别委员代表苏俊清的建议是关于产业工人的,“一是对准人才科学开设课程,打造不同的特色产业提升培训基地,解决产业人才发展刚需。二是政府工作报告让我们看到‘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建议建立健全互联网与实体企业融合的实训基地。”
来自科技界别的郑海峰关注了5G,“成都下一步战略布局和规划,以及如何保持先发优势和已经取得的成绩?”
委员们现场就得到了权威回应:成都已经制订了发展规划,出台了鼓励5G发展的实施意见,另外要组建5G产业的产业联盟,确定5G产业的重点发展区域,研究鼓励基站建设实施办法。另外还要继续引进5G人才团队,为整个5G发展提供好的管理,包括应用领域和场景,力争继续保持领跑位置。
“民营经济25条”细则何时出台?
政策细则已经制定完毕
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现场,民营经济是另一个热点。
致公党、无党派、台联、侨联界别委员代表罗涛带来小组建议,“能否学习新加坡成立中小企业发展局,或青岛市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的先进模式,也成立类似机构,专门帮助成都市民营企业落实25条好政策,打通最后一公里。”
委员小组代表发言结束后,进入了互动交流环节,所有委员都可以向市政府领导提意见建议。坐在前排的委员们争先恐后举起手,后排的委员着急了――好些人直接站了起来。
第一位互动的政协委员,是经济界别的张宏杰,她也是一家旅游资源开发公司的董事长。她的关注点,是成都民营经济25条,“成都民营经济25条确实是民营企业的一剂强心针,政策细则什么时候出台?”
张宏杰立刻得到了回应:政策细则已经制定完毕,很快就要下发,细则出来后,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非常赞同刚才有委员发言说到的,我们要坚持长效机制。我们有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如果不把两者结合起来就会出问题。比如一些民营企业因为产品原因、技术原因没有市场,不能脑袋一热都给贷款,如果没有市场一样不可持续。”
市民生活如何更美好?
科技结合音乐之都
还可以美容、品尝进口美食
委员们的建议里,有很多关于“如何让人们生活更美好。”
共青团、妇联、青联界别委员代表任志宇带来加快建设音乐之都的建议,“围绕5G落地对内容需求井喷的机遇,把握音乐产业创新性知识性高附加性强融合性的鲜明特征,结合区块链等技术,将音乐作品的创作、知识产权的保护,音乐作品的传播、数字化交易等产业链完整闭合起来。”
来自民盟界别的彭小利委员提到食品口岸和医美人才问题,市领导回应称,目前成都已经有了进口肉类、酒类口岸,正在争取进口食品口岸,要继续加大争取的力度。医美人才方面,产业能不能发展,关键是能否引进国际高端人才,“这个我们会研究,力争把痛点解决掉,支撑医美产业发展。”
医疗、教育“刚需”如何解决?
研究“公园+学校”
5G助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对很多市民来说,医疗、教育是“刚需”。这两个方面,也是每年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工商联界别的罗旭斌委员提出建议,“有没有可能把公园和学校融合在一起,甚至我们未来建更多的学校在公园里?”这条建议立刻得到了肯定,“这个建议很好!下来研究采纳。”
九三学社界别刘芳关注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延,“优质医疗资源有没有所指,这个扩容和下延具体的举措是什么?”她也得到了明确的答复: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扩容,太集中。比如,华西医院周边交通人满为患,太集中了。要扩容怎么办?就得出去,到天府新区,到东区去。下沉方面,随着5G的应用和推广,已经做到了实时B超,可以在远程传导,为下沉提供技术支撑,为整个大数据共享提供保障。
一条又一条建议,引得一阵又一阵掌声,主席台上,市领导们不停在笔记本上记录着。由于时间有限,除了现场发言,很多委员还准备了专门的书面材料,会后提交。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摄影 王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