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所诗册》。
《文苑英华》。
本报记者 吴梦琳 文/图
自贡产盐,在清朝和民国时期,自贡盐业曾有过一段繁荣发展的时期,也诞生了一批擅长经营的自贡盐商,他们通过捐资捐物等为抗战做出过重要贡献。
如今,在自贡市图书馆里,就馆藏着一批与盐商相关的文献典籍,见证了那个特殊的时代和人物。据自贡市图书馆副馆长王毅介绍,自贡市图书馆成立于1959年,现有馆藏古籍3.1万余册,大多来自早年的私家藏书等,其中包括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珍贵文献。
珍本:《松所诗册》
看点:自贡四大盐商之一“胡慎怡堂”最后当家人手稿
自贡市图书馆副研究员闫渝娟介绍,在馆藏中,有大量本土文献,其中有近百万字的手稿。最有特点的,是清末民国初期自贡四大盐商之“胡慎怡堂”的最后一位“堂主”胡铁华的手稿诗集《松所诗册》。
胡铁华生于1881年,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学识渊广、博涉文史,工书法、喜绘画、擅诗词,是当时自贡地区著名书法名人,也是近世四川诗坛的名士之一,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曾参加过同盟会。
闫渝娟介绍,胡氏家族规模庞大,在当时政坛和商界都颇有影响力,家风严谨、教育严格,与诸多名流名士都颇有往来。在“胡慎怡堂”宅后,有一片成林的松树,梁启超为胡宅题名“大山松所”,因此胡铁华将自己的诗集命名为《松所诗册》。
《松所诗册》手稿,共4册,收录了胡铁华创作的诗歌百余首,形式和内容丰富,包括咏物诗、感怀诗、写景诗和田园诗等。所用纸本十分讲究,是专门定制的,其中一本在版心上印有“松所诗册”。闫渝娟说,从手书上来看,这本手稿书写十分精美,足以看出胡铁华在书法方面的造诣;从内容上来讲,胡铁华的文学造诣也很高,在一些诗歌中,也有对当时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的描写,体现了他的理想和抱负,感情丰富。
这本手稿,一直被胡铁华后人保存,2004年,其子胡昭麒将其捐赠给自贡市图书馆,并附上一页捐赠说明书。在说明书中,胡昭麒概述了父亲拜师求学、结交名士、热心社会事务等经历,从中可窥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珍本:《文苑英华》
看点:北宋四大部书之一,馆藏为明隆庆刻本,存世不多
除了地方特色文献之外,自贡市图书馆也馆藏着不少明清时期的珍贵善本,其中包括明代隆庆时期刻本《文苑英华》。据了解,这是北宋时期四大部书之一,是古代诗文总集,明代隆庆刻本现存不多,后人的各种翻印本也多出自此本。
资料记载,《文苑英华》收文上起南朝梁末,下迄五代,以唐代作品为多,全书一千卷,收录了2000多人的约2万篇作品,分赋、诗等数十种类,各类中又分若干门目。清朝纂修《全唐诗》《全唐文》和《四库全书》时,都曾用它作参考。
据了解,此版本是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任福建道监察御史的胡维新,在福州、泉州两府招募刻工,并亲自督校,还得到了当时福建巡抚涂泽民、总兵戚继光等热心赞助,历经数月,在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才刻成出版。闫渝娟介绍,馆藏《文苑英华》虽然不全,但共有650多卷,体量非常大,保存得较好。
据了解,隆庆年号只存在6年,在此期间刻本较少,保存下来的则更少。闫渝娟介绍,这套《文苑英华》与明朝中晚期刻印风格一致,字体娟秀瘦长。
“在《文苑英华》中收录了200多首李白的诗歌,包括一些流传不太广泛的诗作,后人在研究李白作品时,也常常以其为资料进行研究。”闫渝娟说。曾有专家对《文苑英华》中收录的李白诗歌与唐代选本进行比较发现,对李白诗歌的选择有很大不同,大部分以“清新雅适”风格的诗歌为主,而很多充分体现李白“豪迈雄浑”诗风的作品却并未入选,体现了宋初对李白诗歌的审美认知和当时的宋朝诗坛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