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碧红)3月12日,成都市政府正式对外发布《成都市鼓励和支持开展出口产品低碳认证若干政策措施》,将围绕服务体系建设、认证对象培育、通关便利化和优化发展环境四大领域开展19个方面的探索。
成都是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也提出要“探索开展出口产品低碳认证”改革试验任务。因此,探索新常态下特大型城市低碳发展有效途径和出口产品低碳认证,是国家赋予成都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深化国际创新合作的关键契合点。
围绕服务体系建设,成都将推进成都出口产品绿色低碳研究中心、成都低碳标准与认证联盟、成都出口产品绿色低碳认证协会建设,引进相关服务机构,做好绿色低碳认证的评审工作、绿色低碳标准研究的协调组织工作等。同时,以奖励方式支持第三方机构探索制定适用于国际国内市场的碳足迹和低碳产品评价标准和认证技术规范。
围绕认证对象培育,在构建完善体系建设的同时,从目前列入国家低碳产品认证目录的通用硅酸盐水泥、平板玻璃、铝合金建筑型材等七类产品中,选取部分在成都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先试先行,进行出口产品低碳认证扶持工作,同时支持认证对象拓展国际市场。
围绕通关便利化,将对低碳产品出口企业实施“一对一”重点扶持,优先推行“全国一体化”“无纸化签证”“信用预签”“代理申领”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免原产地证书签发费用,最大限度获取自贸协定等进口国和地区关税减免优惠。
围绕优化发展环境,将加大低碳认证成果保护力度,切实打击低碳认证证书搭便车行为,有效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同时,向企业提供碳足迹、碳关税、碳标签、欧盟产品环境足迹等最新信息,及时向出口企业发布预警,帮助出口企业积极应对低碳绿色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