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起这碗‘邓幺姑豆花饭’,品的是老成都城里城外的风云际会,而这一碗茶,佐的就是中国近代史这桌大餐了。”退休教授唐清文在造访作家李 人故居时,写下了穿透历史的感触。而让这位老成都人回味的成都市井味儿,正是来自东门市井里“菱窠茶舍”的袅袅三花茶香。 灰砖青瓦的川西民居,传统而古老的拼接式门板,青石板铺设的路面……在东门市井,公馆建筑群、下沉市集广场、铺板小馆、老式茶铺、凉亭水榭等建筑,让李 人笔下的老成都市井生活场景再现,也让当今的消费者“穿越”回百年前看看邓幺姑、罗歪嘴的生活。
9月,锦江区全新打造的老成都市井文化体验街区“东门市井”即将正式开街,这里不仅以老成都为骨,浸润市井文化,还创造性地建设互联网街区模式――一部手机在手,点单订制街区全服务,让体验变得更加触手可及。
老成都为骨
复原李 人笔下的市井生活
塑造东门文化消费场景
东门市井与李 人故居毗邻而建,一期占地40余亩。走在街区,“菜市坝”、“天回镇”、“水津街”的地名勾起游客对老成都的想象。这里不仅有东大街赶集场景的浮雕艺术墙,还能在各式建筑附近找到传统民间“十八艺”的雕塑,补锅匠、木匠、纺织匠、剃头匠、打铁匠……曾经存在于街头小巷的民间艺人,又再度出现在古老的街市。 “西门有宽窄巷子,南门有锦里,东门一直缺乏以文化为基地的场景化消费街区。”东门市井的投资人刘勇告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成都人对东门的记忆是市井味、江湖气的,因此东门市井借李 人这一文化大家,塑造街区的风骨。在东门市井,很容易找到李 人小说里描绘的场景,或者他本人的生活场景。例如“菱窠茶舍”以其故居的雅号为名,李 人曾经营的“小雅”餐厅也将作为街区的代表餐饮门店,在街区的戏台上川剧《死水微澜》将每晚上演。
东门市井风貌虽新,不少建筑其实是整合的现有资源。街区最大的一栋公馆建筑,是上世纪50年代的老房子“穿外衣”,经过重新装修后示人。这也是刘勇认为的中心城区打造文化消费场景的一个原则,“空间小就要集约开发,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也尽可能提供多元的消费场景。不要看它小,玩一天会很充实!”因此,东门市井街区里的60余个入驻品牌,分属60余个门类,街区里不会有同类竞品,引导商家把品类做得更精细。
刘勇介绍,二期的东门市井,还将打造一个李 人公园。届时,故居、街区和公园将一起,成为成都东门上一个“文化+消费”的新地标。
新消费为形
互联网街区的消费体验
一部手机点完街区所有门类
“老成都”是东门市井的文化积淀,“新消费”则是它的时代特点。
当唐清文和老友来到“菱窠茶舍”消磨一上午后,用手机点了一份街区里的“邓幺姑豆花饭”,他的消费金额、消费频率和消费习惯就已实时传送到刘勇的手机APP后台上,成为当天的用户数据。 互联网街区与传统街区有何不同?一个典型场景是,来到街区的任意一家店,消费者都能通过APP或者微信公众号下单街区所有的商品,实现全园区的消费。对于街区内的门店而言,他们“共享”所有的客人,用刘勇的话来说,“水果铺也能做茶坊客人的生意,能做到餐饮店客人的生意。”街区里的大型餐饮全部取消了凉菜和小吃,“共享”街区的小吃一条街,数十种小吃是街区所有餐厅门店的后厨。 东门市井把“共享”的概念做到了消费者和商家之间。据刘勇介绍,街区最大的特色是有着输入功能和输出功能。比如消费者有祖传的川菜好手艺,既可以来街区的餐饮门店卖配方,也可以担任外聘顾问,每卖一道菜给提成,直到这道菜退市或者调整做法。或者消费者爱吃街区内的某一道菜,也能付费学习。“川菜博大精深,需要大家为它添柴加火,也需要更多人去传播。”刘勇认为,这样的街区才会与市民产生情感联系,让它不仅是一个景点,也是普通市民能参与、能消费的地方。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摄影记者 刘海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