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高度从30米到677米 一部楼宇进化史见证成都发展路

时间:2019-08-28

楼不在高

楼宇的改变是先行于城市变革的

用楼宇聚起人气,形成消费力以及附属的产业支撑,进而形成新城发展的要素。

成都已度过过分关注高楼的阶段

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过程中,生态绿色、产城融合的理念开始贯穿其中

  成都地标史

677米

更多高楼正在打造中――比如已在修建中绿地468・蜀峰,高度达468米;而由中海地产在天府新区打造的建筑制高点为677米,预计2023年建成,是仅次于迪拜塔828米的全国第一高楼。

339米

四川广播电视塔

2006年竣工。登上这个高度可以俯瞰整个成都。

248米

国际金融中心

2014年建成,是目前成都最高写字楼

116米

蜀都大厦

1991年建成,在当时被冠以“西部第一高楼”之称

69米

天府广场钟楼

1969年建成的天府广场钟楼成为城市地标

30米

华西钟楼

1926年建成,是当时最高的建筑

站在红星路步行街路口,83岁的王运华很想知道,在两三百米高的办公楼上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孙女王昭在网上帮爷爷找到了一则回答:“一种俯视城市的感觉,在大厦上班挺不错的,听不到马路上的吵闹声特别安静。”

这是一种王运华从未有过的体验。退休前,王运华曾在成都化工研究设计院工作,当时的工作地点还是以平房为主,“大家都抢着到二、三层办公,因为视野好”;上世纪80年代,部分厂房改建为6层高的老公房,这里也成了王运华的家。

在王运华的相册里,有一张1994年在蜀都大厦门口的留影。这里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有“西部第一高楼”之称。此后,和王运华一样,居住在这座城市里的人,眼看着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里面滋生的商贸往来为城市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一步步改变的,又岂止是人们看到的高楼那般简单。楼的变化,背后是城的进化。

高楼变迁,见证了70年来从无到有的大城崛起之路。

高度之变:

从30米到677米

在杨刚的记忆中,很长一段时间里,高楼对普通人来说并不亲近。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杨刚全家就搬进了父母工作所在的成都市内燃机总厂生活区。总共三层,厕所、厨房均是公用的筒子楼,是那个时代厂区的标配。

如果一定要说哪里的楼最高,杨刚首先想到的是钟楼,“不仅修得高而且响亮,钟声在一环路都听得到”。资料印证了他的说法:1926年,成都建成了30米的华西钟楼,是当时最高的建筑;1969年和1978年,高度均为69米的天府广场钟楼和成都电信枢纽大楼相继落成,成为城市地标。

很快,钟楼就被不断拔地而起的高楼远远甩在身后。

“登蜀都,望成都。”老成都有首民谣唱道。里面的蜀都是指1991年落成的蜀都大厦,这座高达116米、共34层的大楼,在当时被冠以“西部第一高楼”之称。

以至于每一个到成都的人,几乎都会在这里拍照留念,正如今天的网红打卡地一样。蜀都大厦楼上,还有西部最大的旋转餐厅和观光电梯,那是当时最时髦高端的消费地。

此后,高楼开始成倍数增长――

1994年,四川中银大厦以160米刷新了成都天空的高度;1998年,川信大厦、冠城广场陆续成为成都新一代地标。中银大厦、成都外贸大厦和冠城广场还在青羊区骡马市组成一个三角集聚区,呈现出CBD的初级形态。

2011年6月,成都高楼的高度攀升为206米――明宇金融广场宣布封顶,同年,华润大厦封顶,成都高楼进入200米时代。

目前,成都已建成的大楼中,写字楼最高的为国际金融中心,高度达248米。而去年杨刚专程看烟花的那个锦江河畔电视塔(即四川广播电视塔),高度达到339米,登上这个高度,可以俯瞰整个成都。

更多高楼正在打造中――比如已在修建中绿地468・蜀峰,高度达468米;而由中海地产在天府新区打造的建筑制高点为677米,预计2023年建成,是仅次于迪拜塔828米的全国第一高楼。

除了高,人们开始更加关注高楼的品质。例如,丰德国际广场的电梯数量实现了32部,开行的电梯速度达到了3米/秒,候梯时间只需27秒。2005年,时代广场建成,成为成都第一个甲级写字楼。

  开放之变:

从第一张“楼花”

到85座纳税亿元写字楼

2014年,成都成立中国第一个楼宇经济行业组织――楼宇经济促进会。至于为何出生在成都,用促进会秘书长张萍的话来说,是因为成都很早意识到楼宇背后的经济价值――在引进税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上,楼宇经济效果明显。

没有梧桐树,何来金凤凰。一个城市的发展进程,必然伴随着楼宇的变化。

成都楼宇经济出现的第一次拐点,是在上世纪90年代。这与改革开放后,私营工商企业的政策放宽有关。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人走向了下海经商的道路,这部分成长型企业的大量出现呼唤着有相应档次的办公场所与之配套。

最具标志性的,还是1991年建成的蜀都大厦,而其本身也被赋予了时代价值。

1980年,成都市工业展销信托股份公司提出要建展销大厦,并获政府批文,当年就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股票。

但建设期间,资金缺口依然严峻。在有关公司总经理谢道学的资料中,曾出现过这样的记录:为寻求资金,谢道学凭着市政府的一张批文,骑自行车、坐火车走遍了省内外数百家企业,说服个人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入股。此后还曾出售大厦部分楼层房屋以换取资金,系成都的第一张“楼花”。

一栋楼的故事,映刻出时代下城市敢为人先的经济变革。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成都又造就出很多“第一”――

1995年,成都外贸大厦成为首批专业楼宇,吸纳了大批外贸型民营企业;

1998年,川信大厦、冠城广场陆续建成,共聚集了当时在成都一半以上的外资机构和30%左右的国内企业。

2003年,威斯顿联邦大厦吸引了德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巴基斯坦驻成都总领事馆等多个领事馆。

2009年,成都时代广场成为成都首座纳税上亿元商务写字楼。

如今,成都全市有百余栋写字楼,其中包括27座甲级写字楼和19座超甲级写字楼,吸纳了全市一半以上的世界500强企业。成都市楼宇经济促进会数据显示,到2018年,纳税亿元以上的商务写字楼已经达到85栋,见证了成都经济的开放历程。

  理念之变:

从单中心CBD

到产城融合东部新城

2300多年未曾更名的成都,也在进行着城市经济地理的重大变革。楼宇之于城市,则是这场变革中最先受到影响的部分。

从成都楼宇兴起的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新建的写字楼几乎扎堆指向春熙路、骡马市等老城范围。很快,这里就成为了成都的第一代CBD(中央商务区)。2003年的成都市青羊区年鉴显示,当年青羊区还专门成立了中央商务区核心领导小组,提出打造以骡马市为中心的CBD,使其发展成为都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这一格局并没有持续太久,2010年,成都高楼的经济地理开始走出一环路、三环路,拓展至南沿线等新兴商务区――从世邦魏理仕研究部提供的甲级写字楼分布图可以看出,2010年到2015年间,城南写字楼出现长达5年的爆发式增长期,至少有50%扩大至城市外延圈。2015年,高新南区写字楼市场年净吸纳量首次超过三环内市区,形成了金融城、大源等多个CBD。

研究机构得出这样的结论:成都写字楼市场进入“双核”时代。

楼宇新格局的形成,背后是城市的巨大变革。从1990年到2010年,成都的GDP由194.09亿元增至5551.33亿元。20年间近30倍增长的背后,是市场主体的激增。对成都而言,三环内的传统“市中心”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不仅城市的物理边界需要外延,更需要新的区域容纳更多载体。

从这个逻辑看,楼宇的改变是先行于城市变革的。用张萍的话说,“用楼宇聚起人气,形成消费力以及附属的产业支撑,进而形成新城发展的要素。”

2017年,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2019年,成都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了《成都市东部新城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17-2035年)》,揭晓了“东进”的发展蓝图,提出了由“产城人”向“人城产”发展模式的转变。

楼宇的发展也迎来新一轮的变革。不再追求楼的“高度”,生态绿色、产城融合的理念贯穿到楼宇的规划建设中。以简州新城为例,这里正依托龙马湖中央公园打造全球最大的核心区“无车岛”,最大限度实现公园与城市的融合、公园与街区的融合、公园与建筑的融合。一个集商务办公、文化娱乐、旅游休闲、教育医疗、国际社区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央活力区正在建设中。

“成都已经度过了过分关注摩天高楼的阶段。”张萍说,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过程中,高楼也在浸透新的发展理念。

如此说,楼宇经济的变迁史,不正是一部城市发展的进化论?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 上一篇:下月到成都“东门市井”打卡 一部手机可点完街区所有门类
  • 下一篇:成都市城管委出台办法:严控占用、挖掘城市道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