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18日讯(记者 李丹 张宇 摄影报道)2019年9月18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在成都金河宾馆举行。四川省商务厅、省委外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合作局主要负责同志围绕“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 内陆腹地变为开放前沿”进行主题发布和答记者问。
在记者提问环节,四川新闻网记者提问自贸试验区建设:“四川自贸试验区成立两年多来,取得了哪些成绩?与其他自贸试验区相比,四川的特色主要在哪里?”对此,四川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欣进行了解答。他表示,自2017年4月1日四川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以来,两年多来,四川省商务厅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要求,高点站位、积极探索、攻坚克难,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四川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欣答记者问
试点任务全面铺开,中央赋予的159项改革试验任务实施率超过95%;制度创新成效明显,在投资、贸易、金融、政府职能转变等领域探索形成500余个制度创新成果,一批典型经验产生重要影响并在全国推广;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142项省级权限下放到自贸试验区,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2天,最快1小时;协同开放格局初具雏形,省内签署区域合作协议45个,与全国47个城市开展政务服务异地互办合作。截至2019年7月底,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7.3万家,注册资本超过9800亿元,引进外商投资企业792家,外贸进出口达1248亿元。
刘欣介绍,截至目前,国家已批准设立18个自贸试验区。作为第三批7个自贸试验区之一,四川自贸试验区有其独特的战略定位,尤其体现在“推动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这项功能定位和建设任务上。
这是中央赋予四川自贸试验区的特殊使命。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推动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国务院印发的《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实施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战略”,为四川“量身定制”的5大功能定位包括“建设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示范区”,在18个自贸试验区中是唯一的,是“使命中的使命”。
发布会上,四川新闻网记者提问
这是四川自贸试验区的最大优势、最大特色,是差别化探索的主攻方向。建设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示范区在“四区一高地”中是“定位中的定位”。自贸试验区在全省经济基础最好、开放能级最高、营商环境最优,三个片区“临空、临铁、临江”叠加,在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中,激活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这盘大棋,有基础、有优势。
协同是手段,开放是方向。刘欣说,两年多来,四川以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为统领,从省内省外境外三个领域,突出制度、通道、产业、市场四个维度,做好带动和融入“两篇文章”,努力打造协同开放的“金字招牌”。
省内,紧扣“五区协同”建设协同改革先行区。挂牌之初,四川就提出“3区+N园”的协同改革构想,用自贸平台唱更多改革开放大戏,并率先在宜宾临港经开区试点。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建设协同改革先行区”的决策部署,省政府出台《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作为落实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依托国家级开发区等区域,以制度对接、平台融通、产业互动为重点,整体提升四川综合竞争力和开放影响力。宜宾临港经开区34项协同改革任务带动2018年进出口增长3.7倍,经开区综合排名由86位升至43位。德阳等7个先行区建设方案经省政府印发,正式进入建设实施阶段。这项首创性差异化探索受到省内外广泛关注。
省外,围绕“四向拓展”探索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示范区。注重与兄弟省区市协同改革、协同开放、协同创新、协同发展,共同培育具有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开放创新平台,补足“海”的短板、提升“江”的能级、拓展“边”的潜力。发起并连续举办两届中国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发展论坛,联合各自贸试验区发布《协同开放发展“七点”倡议》,打造首个协同开放交流平台。沿海,强化川粤、川浙等自贸试验区对比试验、互补试验,与广西等省区市合作打造西部出海大通道。沿边,深化口岸通关合作,与乌鲁木齐、兰州等联动试验中欧班列集拼集运。泸州港与昆明等物流节点城市共建无水港,共享启运港退税红利。沿江,与长江经济带有效对接,川渝“2+16”合作纵深推进,推动重庆、武汉等口岸通关、监管一体化和航运资源共享。
境外,着眼“链动全球”融入全球大市场。依托“三临叠加、互联互通”的枢纽优势,构建海陆空闭合衔接的对外贸易通道。双流国际机场率先在中西部实施“7×24小时”通关、144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开通国际航线121条,去年旅客吞吐量5295万人次,均居中西部第1,空中丝绸之路成为全省开放合作的加速器。中欧班列(成都)提速扩量增效,加入中欧“安智贸”试点,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
据统计,今年1至7月,南向铁海联运班列开行317列,中欧班列(成都)开行量连续3年领跑全国,与26个境外城市、14个境内沿海沿边城市互通,贸易目的港增至80个,成为四川讲好“国际化故事”的标志载体和靓丽名片。泸州港开通直达日韩、台湾、香港等近洋航线,外贸水运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省80%以上,长江黄金水道与中欧班列无缝衔接。中国―欧洲中心加快打造国家级对欧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国家馆群、“一带一路”法律联盟、中国(四川)―东盟自由贸易合作中心等落地运营。
刘欣强调,在自贸试验区“高起点改革、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四川将聚力协同开放等“三大攻坚”,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在推动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上当好“排头兵”、树好“新标杆”。提升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质量,推动省级权限下放和差异化政策支持,力争到2020年建设15个左右。建立更加紧密的沿海沿边沿江合作机制,丰富与各自贸试验区合作层次,培育更多区域性开放创新平台。做强开放平台载体支撑,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深化多式联运“一单制”合作机制,厚植开放通道优势。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用好两个负面清单,扩大服务业开放,加强外向型产业和特色业态集聚,提升自贸试验区经济密度和配置全球资源的能级。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