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余华答记者问
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17日讯(记者 李慧颖 陈淋 摄影报道)“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今日在成都举行。四川省委改革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督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主要负责人围绕“用好改革关键一招 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进行主题发布和答记者问。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与成效?发布会现场,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余华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
“1978―1992年,是改革的探索阶段。1978年3月,广汉县金鱼公社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随后宁江机床厂等6户企业率先在全国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可以讲,这一时期的四川多项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开创性,走在了全国前列。”在余华看来,四川经济体制改革起步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而2012年至今,是改革的深化阶段,四川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经济体制改革领域亮点纷呈。
亮点有哪些?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我省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审批类别,全面规范行政许可事项,行政许可事项精简至670项。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省级“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96.87%,群众和企业办事获得感明显提升。
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合理。2015年和2018年,先后两次修订《四川省定价目录》,实现《目录》之外无政府定价权。共取消、停征和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178项。省级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仅2项,大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前全省98%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定价。
投融资体制改革纵深推进。通过先后三次修订投资项目核准目录,省级层面及以上核准事项累计减少约70%,95%左右的企业投资项目实行备案制管理,省、市、县三级办理的项目数量比例分别为1%、7%、92%,绝大部分项目在属地即可办理相关手续。
电力要素市场化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制定电力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专项方案,成立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组建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机构。通过推进输配电价改革,开展建设水电消纳示范区、对绿色高载能企业精准扶持等举措,2017―2018年共为企业降低电力成本264亿元。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制定实施《四川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建成覆盖全省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省级平台归集相关数据2.1亿条。开展“信易贷”工作试点,为信用状况良好的守信主体提供优惠融资服务,首期规模预计将达到6亿元,可惠及超过2000家中小微企业。
余华现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决策部署,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出一批针对性创新性强的改革举措,不断把新时代四川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