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中心敬老院
重阳节来碗面
7位寿星集体庆生
□本报记者侯冲
“面来咯!”10月7日10时30分,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中心敬老院,曾云礼等7位老人头戴生日冠坐在台上,工作人员送上7碗寿面,雪白的面条、金黄的煎蛋、翠绿的葱花,香气扑鼻。“今天是重阳节,又是国庆大假最后一天,我们7位10月出生的老人一起过生日,与新中国一起庆生,很有意义。”曾云礼笑呵呵地吃着面条说。
敬老院所有老人悉数到场,都穿着院里新发的红马甲。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学校的学生、青白江区正福医院的医护人员为老人们带来了精彩的文艺表演。歌舞《我和我的祖国》,引得不少老人跟着唱;小品《幸福在身边》,提醒老年人定期体检。“孝顺是儿女给父母的礼物,孝顺是公民对社会的回报,孝顺是美德,平凡而伟大。”台上,学生们的诗朗诵声情并茂;台下,老人们听得如痴如醉。
“有一种家的感觉。”今年81岁的张元英动情地说,2010年老伴去世后,她搬到敬老院来。刚开始很不适应,觉得不如在家好。但是敬老院优美静谧的环境、贴心周到的服务,很快让她改了主意。“就说吃吧,早餐有鸡蛋,中午3荤一素,晚上两荤一素,比家里好。”
63岁的江春水最喜欢敬老院的文艺活动。他是人和乡新民村村民,五保户,无儿无女,3年前到了敬老院,享清福了。“院里每个月给我70元零花钱,还有100多元的养老保险,一年四季的衣裳,脸盆、毛巾等日常用品都免费提供,还定期体检。”掰着手指头,江春水给记者数起了敬老院生活的好处。每天都有太极拳、太极剑、秧歌、腰鼓等文艺活动,想学什么还有专业老师培训。闲不住的他,与七八个“老伙计”在敬老院里种起了莴笋、莲花白、青菜等,上午种菜,下午听戏、练拳,生活很充实。
成都市武侯区红牌楼街道龙腾社区
丰盛午餐送到家
15分钟养老服务圈覆盖更多人
□本报记者李丹
“刘爷爷,吃饭喽,今天重阳节,中午加餐。”10月7日中午,成都市武侯区红牌楼街道龙腾社区86岁的空巢老人刘正敏大爷,收到了志愿者送来的午餐:肉末豆角、洋葱木耳炒蛋、腰果虾仁、菌香番茄汤、软软的“二米”饭,外加一根香蕉和一个小蛋糕。
刘正敏大爷的送餐服务得益于龙腾社区“微微一孝情满耄耋”项目志愿者联手爱心企业,对80岁及以上的高龄、空巢、独居老人开展“营养餐行动”。
近几年,“居家养老驿站”多了起来,社区“嵌入式”小微型养老服务机构火了起来,“虚拟养老院”服务送到身边来……“15分钟养老服务圈”正在覆盖越来越多的老人。
解决独居老人日常生活痛点
成都市是我省首批国家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拓展现有社区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功能向居民小区和院落延伸服务。
龙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微微一孝情满耄耋”公益项目负责人罗雪介绍,“营养餐行动”主要针对性地开展社区高龄老人服务,“除提供心理、助洁、助餐等服务,以及每月组织集体生日会外,还对一些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
今年5月,志愿者在为刘正敏大爷家做保洁服务时发现,老人因行动不便买菜煮饭很困难,吃饭只能凑合一下,餐食常常是油条、馒头、白水面条。于是,项目联合爱心企业为刘爷爷免费配送了一个月的定制营养餐。免费期满后,刘大爷非常满意,他在外的子女得知这一消息后,便为刘大爷长期订购了送餐服务。“20元一顿饭,鱼、虾、红烧肉、炖菜换着吃,饭菜可口又嚼得动。”吃着午饭,刘爷爷开心地竖起大拇指点赞。
让更多老人实现在家门口养老
截至2018年底,我省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2.5万人,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
针对日趋严重的养老问题,我省聚焦老年人群实际需求,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养老服务模式从针对特殊困难老人的补缺型福利服务,向面向所有老年人的民生服务转变;养老服务形式从机构集中照料为主,向居家、社区、机构多层次、体系化发展转变;养老发展机制从政府举办为主,向放开市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竞相发展转变。
“最近,泸州、眉山两市入选第四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的国家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至此,我省居家养老全国试点城市已经有6个了。”据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此前试点的是成都、遂宁、攀枝花、宜宾4市。
“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就是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养老。”该负责人表示,2014年至今,全省各级财政投入养老服务专项资金100余亿元。目前,全省已建成养老机构3512个,拥有各类养老床位50.7万张,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50%。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推动智慧养老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让15分钟养老服务生活圈辐射更多老人。
四川博物院
一家四口经常结伴到博物院义务讲解
75岁的他在义务讲解中过节
□本报记者郭静雯肖雨杨
10月7日,四川博物院。下午4点,老何送走最后一批参观者,在工作表上记下时间,换下红色志愿者马甲,登上新都方向回家的公交车。
7天假期,他接待了七八批游客,“希望能以义务讲解的方式向新中国70华诞献上一份自己的礼物。”当天,他也以同样的方式度过了一个特殊的重阳节。
老何名叫何小锐,今年75岁,是四川博物院年龄最大的义务讲解员。2014年,博物院第一次将志愿者年龄放宽至70岁,69岁的老何赶忙报名。“69岁还不算太老,还能给社会做点贡献。”
第一次考试,满分100分,老何只考了18分。“年龄大,学习速度慢,记性也不如年轻人。”
博物院发了《中国通史》等书籍,老何通通读了下来,还时常参加培训课。几个月下来,老何通过了考核,成为博物院里年龄最大的讲解员,还自学了书法、绘画。
每到节假日,博物院的游客激增好几倍,有的志愿者要团圆、出游,无法到岗,但老何几乎每天都来。从新都到博物院,单程1个多小时的车程,不论冬夏风雨,他从不迟到,每年讲解的时长累计在400至600小时,比不少专职讲解员还多。
在他的动员下,老伴杜正秀、外孙女范书亚、孙儿范以乐也分别于2015年、2016年加入了志愿者队伍,那时杜正秀68岁,两个孩子分别只有12岁和10岁。一家四口经常结伴到博物院义务讲解,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10月5日,四川博物院迎来客流高峰,单日参观人次近万,是平时的近5倍。老何和老伴一大早就来,当天他接待了4组游客,讲解内容包括藏传佛教、张大千、巴蜀青铜器等方面。博物院负责人说,一个厅的讲解词超过8000字,院里要求每名讲解员能讲2-3个厅,老何9个大厅都能讲。
游客金小圆参观完藏传佛教展厅,给老何在小册子上留言:“引经据典、博古通今,非常感谢!”
每年国庆节,老何和老伴几乎都在博物院里度过。今年国庆假期又恰逢重阳节,老何特意写了一幅字――“虚心静意金石可镂锲而不舍志在千里”。他说,“70年来,祖国是这么过来的,我们这一代人也是这么过来的。我们很满足,很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