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四川花游功勋教练郑嘉:当年靠外国选手比赛照片“脑补”动作

时间:2019-10-08

一场秋雨后,9月21日早晨6点半,位于成都跳伞塔的四川省游泳馆外停满了车。200多名家长带着孩子来到这里,上头胶、贴头饰、撸浓妆,嘈杂地挤在游泳馆的走道上。

这是四川省第一届青少年花样游泳比赛,一手一脚张罗起这个比赛的,正是郑嘉。她走进游泳馆以后,看着一地的拖鞋、书包和垫子,立刻喊一位年轻教练收拾好,“摆整齐,习惯要养好。”这样的叮嘱,她已经念了30多年。

1983年,四川成立中国第一支花样游泳专业队,从那时起,郑嘉就和花游结下缘分。36年过去,她依然忍不住每天都要去游泳馆里逛一圈,里面满是她的学生、学生的学生、学生的学生的学生……

  那些年的艰辛 荷花池买珠片缝比赛服

1983年,成都体育学院应届毕业生郑嘉正准备报考艺术体操研究生,虽然是游泳专业毕业生,但她内心是喜欢音乐、舞蹈的“文艺青年”。

“当年,国家体委(国家体育总局前身)在四川省游泳馆开办了第一个全国花游教练员学习班(聘请日本专家讲课)。”成都体院推荐了郑嘉,她发现这个项目居然是专业游泳和舞蹈音乐结合,“就觉得好像上天特意给我安排的这个事儿。”就这样,郑嘉成为中国花游第一代运动员兼教练员。

那个年代,中国花游、四川花游从一片空白中起步,第一代人全靠摸索,“刚开始录像带都没有的,一张国外选手的照片都已经很珍贵了。”第一代花游选手们就这样,靠一张照片“脑补”一个花游动作,甚至一套动作。

2017年游泳世锦赛,蒋文文和蒋婷婷姐妹一曲《天鹅》,她们那套量身定做的、宛如灵动天鹅的比赛服惊艳全场。

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比赛服、音乐的制作都是困扰花游队的巨大难题。“我们那个时候根本不可能有比赛服,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是自己改造普通的游泳衣。去荷花池买珠片、绸带,然后自己设计,自己缝上装饰。”郑嘉说,最大的难题还是选编比赛音乐,“那个时候还没有音乐制作室,训练和比赛音乐都得教练自己编辑。用卡带、录音机来剪辑,费时费力,那个痛苦现在根本无法想象。”她自己也数不清,耗费了多少盘卡带,摁坏了好多台录音机。

对家人的愧疚 儿子12岁才知道有公园

郑嘉的家人都知道,一到周末她就把自己关在房间编音乐。“那个时候真的很拼,没有任何业余爱好。家人都问我,你怎么全年都在编音乐,我说,今年比赛的音乐编完,还要编明年的、准备后年的。”如今,回忆起那段青春不知疲惫的岁月,郑嘉说,“我是那种追求完美的人,正是年轻时的拼搏让我学到很多东西,我觉得很值!”

埋头苦干之中,郑嘉不知不觉忽视了对家人的照顾。“我记得特别清楚的一件事,那年我儿子12岁,第一次到北京来看我。当时我在国家队当教练组组长,备战雅典奥运会。有一天有空,我就带着儿子去了训练局旁边的龙潭湖公园,他特别特别开心地对我说,‘妈妈,北京真好,居然有公园。’当时,我听了这句话就愣了,我说,‘成都也有公园呀?’儿子说,‘那我们怎么没有去过?’我那时才发现,整整12年,居然没有带儿子去过一次公园。”

看着儿子在公园里雀跃的背影,郑嘉忍不住流下眼泪。

36年的坚守 从二流队伍到世界一流

2002年到2012年,郑嘉在国家队先后担任教练组组长、主教练,这十年正好是中国花游迎头赶上的十年。从世界七八位,到超过日本成为亚洲霸主,再到世界前二,都是这十年间的悄然变化。

“我们能从一个不起眼的队伍进入到世界三甲,得益于这些年祖国的日益强大,以及国家对体育的重视、对花游项目的支持。”那时在国家队的郑嘉真切地感受到了国家发展、国家强大给予体育的巨大动能。“早些年,每年只有一次机会出国比赛。而2004年以后,我们几乎所有出国比赛申请都批准了。”运动员、教练员能出国参加更多的比赛,在“开眼看世界”中成长。此外,体能训练师、康复师,还有和花游配套的音乐、服装设计各个方面,都有了世界一流水准的软实力与之匹配。

“无川不成军”这也是四川体育圈的一句老话。从36年前四川花游建队到现在,中国花游的每一块奖牌几乎都有四川花游人的影子。

2006年多哈亚运会,中国花游历史性地战胜了雄霸亚洲20多年的日本队,那支集体冠军队伍里,有教练员郑嘉,有运动员王娜、蒋文文、蒋婷婷。当时,文婷姐妹还获得双人金牌,帮助中国花游队拿到两块亚运金牌。

2010年广州亚运会,文婷姐妹继花样游泳世界杯上夺冠之后,带领中国队成功拿到三枚金牌。2014年仁川亚运会,文婷姐妹退役,“小花”川妹子曾珍拿到了集体项目金牌,2016年里约奥运会,她又拿到集体项目银牌。2018年,蒋文文和蒋婷婷姐妹“王者归来”,拿到了她们第六块亚运会金牌。而比姐妹俩小一轮(小12岁)的川妹子肖雁宁在集体项目上摘得金牌。此前的2017年,肖雁宁已跟随国家队拿到世锦赛金牌。

未圆满的梦想 希望中国花游奥运夺金

中国花游第一个世界冠军、中国花游第一个世锦赛冠军,这些第一的背后都有四川花游的贡献。“每一个项目都有核心的东西和核心规律,我们还在不断总结不断进步。”谈起四川花游长盛不衰的秘诀,郑嘉脸上是满满的欣慰。

郑嘉说,四川花游还有一个灵魂,就是团结。“每一个到过花游队的人都能感受到,我们非常团结,充满正能量。花游是集体项目,从小到大一起训练,在培养默契中大家也渐渐懂得,只有互相映衬、帮扶整个队伍才会更好。”

36年前,位于跳伞塔的四川省游泳馆周围,还都是农田。36年后,这里已是成都最繁华的地段之一。

从入眼一片荒芜,到满眼锦绣繁华,四川花游也这样一路走来。从靠国外运动员的照片来猜动作,到水下摄像头、水面回放系统,水下的任何动作一目了然。坚守36年,郑嘉已经成为了中国花游和四川花游的元老和功勋教练,因为热爱,几十年如一日没有厌倦。然而,花游人心中还有未圆的梦,“希望中国队的花游姑娘们能站在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上,成为真正的梦之队!”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陈甘露 汤晨

  • 上一篇:穿汉服逛川博 看明代女子生活美学
  • 下一篇:交管机器人“旺宝” AR戒毒“神器” 四川70年成就展科技吸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