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成都环保达人罗平钊的绿色生活:同龟为友,与鸟相知

时间:2019-10-08

大大小小的水池,数以百计的水龟和半水龟,加上郁郁葱葱的各类绿植,成都年轻摄影师罗平钊家中的露台宛如一个迷你版侏罗纪公园,虽然只有五平方米,但他却把空间发挥到了极致。

罗平钊大学毕业后本是从事汽车涂装工作,却因为对观鸟的热爱与痴迷,毅然投身于自然环保纪录片的拍摄。他从小就与龟为伴,现在则饲养了很多在野外已几近灭绝的中国珍稀闭壳龟,每年繁殖出的龟苗能轻松创收数十万元。34岁的罗平钊人生经历宛如他家这个小小世外桃源,紧凑丰饶且绿色环保。

  从小痴迷养龟

人生第一桶金赚了20万

成都青石桥最早是一个传统的水产集散地,这里能买到观赏鱼、龟、蛇、蜥蜴等各类异宠。对动物有着天然热爱的罗平钊小小年纪就是青石桥的常客,经常逛市场的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为他和龟的不解之缘埋下了伏笔。

五六岁时,罗平钊拥有了第一只龟,“那是一只在我国分布极广、很常见的草龟,又名乌龟。”小罗平钊将这只乌龟同他抓来的小鱼、小青蛙养在一起。勤于观察的他发现小乌龟会吃掉那些小动物,由此他认识到乌龟其实是杂食动物,而那只龟也就这样存活了下来,陪伴罗平钊走过了整整二十年的岁月。

1999年,读初中的罗平钊对龟类饲养的“瘾”越来越大。千禧年过后,罗平钊开始通过互联网学习如何鉴别各种龟,了解龟类的分布情况。从那时起,他真正认识到中国闭壳龟的独特魅力:数量稀少、形态特殊、中国独有。“当时就喜欢上了国产闭壳龟,可是它们的价格太贵了,我根本买不起。”罗平钊说。

2003年,罗平钊用积攒了十多年的压岁钱购入一只时价3000元的黑颈乌龟。这种龟原产于广东,在2010年时,被广东龟商炒出了天价。罗平钊以20万元的价格将黑颈龟卖出,掘得了第一桶金。随后,他果断买回十只百色闭壳龟龟苗。九年过去,当年购入的那批龟宝宝已“为人父母”,而罗平钊也以此建立起成都最大规模的百色闭壳龟饲养繁育种群。

除此之外,罗平钊家中的金头闭壳龟、潘氏闭壳龟、黄额闭壳龟、日本地龟、星点水龟、东部箱龟、木雕水龟等各类人工种龟、龟苗,大大小小加起来已达100多只。

罗平钊于2014年办理了驯养繁殖许可证和经营利用许可证。他表示,只有通过办理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有效证件,进行驯养繁殖、经营利用,才能做到合规合法。“因为没有办法完全甄别人工养殖龟和野生龟,只能通过办证对龟的来源做一个保证。”

大学“不务正业”

拍到中国特有鸟类

2004年,罗平钊考入四川大学。在大学期间,他接触到了观鸟,成为成都观鸟协会的首批会员。

因为从小就对动物感兴趣,罗平钊曾养过鹦鹉等鸟类,在通过观鸟协会的正面教育和科学引导后,他对笼养鸟的养殖形式产生了全新认识,“鸟对活动空间要求很大,是一种向往自由的生物。如果用笼子养出来的话,其实是一种病态的美。并且养在笼里的鸟,和你用望远镜在野外看到的野生鸟的美是完全不一样的”。

罗平钊从小就喜欢拿着家里的傻瓜相机去动物园拍动物。大学时,他有了更多时间观鸟、拍鸟。为了更好地拍鸟,罗平钊添置了不少专业摄影设备。那时,他去生命科学学院旁听动物课程的时间比在本学院呆的时间还长,川大望江校区成了他定期打卡的地方,“这是个非常好的观测春秋两季小型鸟迁徙的观测点,有些非常珍稀的鸟在野外都看不到,在春秋两季却有机会在这里观测到。”罗平钊笑着说。

罗平钊至今记忆犹新,2006年的春季鸟类过境期,基本只有他一人每天待在望江校区对鸟类迁徙进行观测。有一种叫黑喉歌鸲的鸟,是中国特有鸟类,有在秦岭、川北一带繁殖的记录。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有过一次观测记录后,这种鸟就“失联”了。再一次被世人捕捉到它的身影,就是20年后的川大望江校区。而罗平钊,正是那一批最先拍到黑喉歌鸲的幸运者之一。

勇敢跨界创业

成环保纪录片摄影师

2008年,大学毕业的罗平钊,被招入丰田汽车从事车漆喷涂研发工作。当了五六年的上班族后,生性自由的罗平钊无法忍受这种朝九晚五的工作,于是他毅然辞职,和几个拍摄生物多样性和景观摄影的朋友成立了名为“西南山地”的影像工作室。每到鸟类迁徙期,他们就背着摄影器材奔赴山野,拍下大量珍稀鸟类的照片和影像资料。

罗平钊说:“数码时代的来临和多媒体的发展,让国内环保纪录片行业井喷式发展。而数码摄像器材的科技含量也逐年提升,网上出现了一大批以前难得一见的野生物种影像记录,这给我们带来很大契机。”由此,罗平钊和朋友从最开始的小圈子内的爱好,最后发展成为一个品牌,2016年他们注册了公司,正式拍摄四川本土的各种自然类纪录片。目前,罗平钊是西南山地团队的首席鸟类摄影师。

2006年的大学暑假,罗平钊曾在西藏拍了整整两个月鸟,那时只是爱好,而成立公司后,他把爱好变成了工作,这对罗平钊而言是最幸福的事情。如今,这个由环保人士、摄影达人、动物学家组成的创业团队已进入成熟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在自然保护纪录片创作方面成绩斐然。

之前,西南山地和贡嘎山自然保护区合作拍摄的《蜀山之王》获得了全国优秀纪录片奖,后又完成了《唐家河欧亚水獭庇护所》等纪录片的拍摄。该公司的签约摄影师、科学顾问王剀最近还发现了产于四川攀枝花的蜥蜴新种,关于该蜥蜴的分类学论文在《动物学研究》杂志发表后在学界引起不小轰动。王剀将此蜥蜴命名为“山地龙蜥”,以表彰西南山地为横断山自然摄影和保护做出的贡献。

罗平钊认为,自己和小伙伴们能在这几年取得一些成就,“最大原因是大家对这个事业很有情怀,把这些濒危野生动物拍摄下来展示给公众,是对它们的一种科学宣传,也有很大的公益成份在内,这样能激发大众尤其是小朋友对大自然和野生动物的认识与关注,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罗平钊每次进山拍摄,少则四五天,多则半个月。栉风沐雨风餐露宿,虽然很辛苦,但他说:“做一个好的片子出来,让大家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勃发,这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再累都无所谓。”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帆 实习生 曾玉娇

  • 上一篇:他全力备战冲刺金牌:听着《我和我的祖国》 训练起来特别有动力
  • 下一篇:成铁局刘静:为18万条轮轴探伤 全部“零故障”交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