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忘不了那段岁月,忘不了那些牺牲的战友,无论什么时候我都忘不了。”身着浅灰色的夹克外套,戴一顶棒球帽,精神矍铄的张喜贵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很难想象,张老已经93岁高龄了,表达清晰又利落。
这是一堂特殊的党课,在成都市蒲江县2019年秋季退役士兵就业创业政策培训宣讲会上,曾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参加过淮海战役的张喜贵,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了现场,讲述了那段峥嵘岁月里的故事。
“平时他不常说这些,而是珍藏在心底。”儿子张勇说,父亲听闻有不少退伍的小战友参加培训,于是决定要与他们好好交流一番。
20岁参军 参与“挺进大别山”
出生于1927年初冬的张喜贵是山西人,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他与大部分农家娃有着相似的成长轨迹:因为家里穷,没有读过一天书,13岁开始给地主家当小长工。
命运的改变发生在1947年。“刘邓大军第三兵团路过我们那个地方,我就参加了解放军。”张老说,那一年,由刘伯承担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委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伟大壮举。
在张喜贵的记忆中,前方是未知的境遇,后方还有国民党部队的骚扰与阻拦,“疲于赶路,常常一天一顿饭都吃不上。”刘邓大军一路突破黄河天险,终于在当年8月抵达大别山北麓。但这时,还面临着最后一道关卡――淮河。
“这条河水流很急,前沿部队前去探路,冲了两次都没有冲过去。”淮河发源于豫西南桐柏山麓,自上游迂回曲折地流过,彼时正值夏季,湍急的河水成了战士们继续前进的拦路虎。
“首长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要拿出不怕牺牲的勇气冲过去。”张喜贵说,1947年8月25日深夜,解放军犹如一条条游动的蛟龙,沿着河面上的路标,浩浩荡荡地渡过了淮河,战胜了最后一道险关。就在全体部队刚刚挺进大别山时,国民党的追兵也赶到了淮河,但却望河兴叹,无可奈何。
挺进大别山一役,曾多次搬上大银幕,张喜贵也曾看过不少改编的影视作品。“每次看到电影,都能想起那段经历,还有那些已经牺牲的战友。”张喜贵说,很多战友都在那次战役中牺牲了,自己能活下来,更要谨记战友们的嘱托。
潜移默化 儿子养成军人作风
之后,张喜贵随部队来到成都,曾任某部第6团特务连连长。1969年,他转业到蒲江罐头厂工作,1980年退休。2002年,根据相关文件批准,张喜贵享受副县级政治待遇和工资、医疗待遇。
在儿子张勇的眼中,军人出身的父亲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通信排演练,我有时候帮忙背线;侦察排演练,我也帮忙背过匕首。”从小跟随父亲在部队长大,张勇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军人作风”,“父亲带兵的作风影响了我,要稳健,麻利。”
于张勇而言,父亲是灯塔一般的人生导向。张勇早年在工厂工作,后来下了岗。朋友给张喜贵建议,向组织反映情况,帮忙解决儿子的工作就业问题。
“那怎么行,那么多下岗工人,如果都去找领导,该怎么解决?”张喜贵拒绝了建议,并与儿子促膝长谈:“下岗了也没啥,可以自食其力,再创业、再就业。”
张勇说,也是那次的经历让他更加懂得父亲,“他常说战友好多都牺牲了,他能活下来已是幸运。”随后,张勇开始到处打工,靠劳动养活自己。
5年前,张喜贵老伴去世后,便与儿子生活在一起。空闲时,孙辈也常到蒲江看望爷爷,一家人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提及那段峥嵘岁月,张喜贵还是激动不已。每每与后辈交流,他总忘不了嘱托几句:退伍不褪色,要把部队的光荣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下去,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成绩。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秦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