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川网会客厅】全国政协委员许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加强青藏高原冰川灾害风险防控

时间:2021-03-07

四川新闻网成都3月7日讯(川网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记者 李丹 摄影报道)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由冰(雪)崩、冰湖溃决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链事件时有发生,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与每一个地球居民息息相关。

目前,全国两会正在北京进行。《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到今年工作时明确指出,中国作为地球村的一员,将以实际行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同时,要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切实做好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防御和气象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许强.jpg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许强

“我一直从事地质灾害防治研究,近年的提案主要围绕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不过,今年是针对一种比较特殊的地质灾害,就是在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青藏高原冰崩、冰湖溃决灾害逐渐增多,危害越来越大,这个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许强介绍,今年全国两会,他带来一份关于“加强青藏高原冰川灾害风险防控”的提案。

青藏高原作为地球的“第三极”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极度敏感区,其升温速度是全球平均的2倍,其冰川现每年消融约80亿吨,过去40年,其1/4的冰川已融化,到本世纪末可能会达2/3。许强介绍,冰川融水易汇聚成为冰湖,青藏高原分布着大大小小数万个冰湖,“而冰川融化使冰湖数量快速增加和水位上涨。若冰湖上游冰川发生冰崩并进入冰湖,则会激起涌浪,导致冰湖溃决,形成突发性山洪泥石流灾害,其流经距离可达数公里甚至数十上百公里,对沿途造成毁灭性破坏。”

“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已不可逆转且愈演愈烈。”许强认为,因冰雪消融导致的冰川相关灾害也必将愈发频繁,将对青藏高原及其周缘的人民生命财产和重大工程建设安全构成愈加严重的威胁,应引起高度重视,提前主动防范。为此,许强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建议将青藏高原冰川灾害防控纳入‘十四五’规划。”许强建议,采用高分辨率光学遥感、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无人机摄影测量、地面调查等空天地多元技术手段,对青藏高原的冰川动态变化尤其是成灾前兆进行全面调查评估、风险源识别和监测预警,积极主动防范青藏高原冰川及其次生灾害。

青藏高原是“亚洲水塔”,我国几条大江大河,如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怒江、金沙江等都源于青藏高原。许强第二个建议是,相关部门要对各主要流域中冰川和山体滑坡堵江风险进行排查,并在重点研发计划中列专项开展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重要流域重大水电工程和其他基础设施安全的调查评估、隐患识别、监测预警和风险防控。

第三,还要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青藏高原冰川及其次生灾害对重大工程及重要城镇安全的影响。许强建议,应组织力量,开展冰川灾害对正在修建和规划建设的重大工程(如川藏铁路、滇藏铁路、中尼铁路、中巴铁路和公路等)及重要城镇安全的调查评估和风险防控。

“因冰川多分布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体中上部,在内地常用的地质调查和探测手段已不适用于青藏高原。同时,因冰川具有比岩土体强得多的镜面反射,且冰川移动和变化量较大,再加上青藏高原地形起伏大,现有遥感技术(如InSAR)对冰川移动和冰下三维结构的探测效果很差。”许强说,现在就是缺监测手段,建议列专项开展基于机载和星载的冰川移动和三维结构探测技术和仪器设备研发,力争尽快实现利用遥感技术对地球上的冰川雪原移动的持续动态监测和“三维层析CT成像”,为冰川灾害风险评估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上一篇:【川网“云”会客】全国人大代表查玉春:振兴乡村 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
  • 下一篇:【川网“云”会客】"人工智能+公共法律服务"如何智慧便民?全国政协委员郑有三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