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艺术村,市民在花田里拍照
东林艺术村,市民在田间喝茶歇息
大邑安仁南岸美村
崇州道明竹里
亮眼数据
今年1-2月,成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4.6亿元,同比增长30.0%。其中,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实现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18.8亿元,增长29.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5.8亿元,增长32.6%。
文旅触角
成都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创新完善消费场景,促进户外消费,将城市文旅的触角向近郊延伸,绿道消费、户外消费已然成为这座公园城市春节期间的消费新风尚。
植入场景
东林艺术村生态农业资源与途远“两途一趣”模式的对接,植入了更多旅游消费场景,人们来此可以逛田间文创集市、体验非遗林盘里的说唱、盆景和蜀绣,体验农耕趣味,与家人朋友择一处民宿院落享受乡村田园时光。
乡村民宿,正在快速起飞。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吴璐倩再次有了这样的感触。吴璐倩是途远趣悠悠事业部总经理,负责郫都东林村途远驿站的运营,这个刚刚在3月13日开业的民宿群,在短短半个月变成了网友们争相打卡的“网红”民宿,每逢周末必满房,预订已经排到5月。乡村民宿火爆的背后,是乡村消费场景潜力的释放。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成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4.6亿元,同比增长30.0%。其中,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实现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18.8亿元,增长29.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5.8亿元,增长32.6%。
多元的消费业态、新兴的消费场景,是乡村消费活力激发、潜力释放的关键。仲量联行华西区研究部负责人朱建辉甚至预测:“公园绿道、夜游锦江等等新兴场景,都是成都在传统百货消费场景之外的试验型尝试,将成为2021年甚至更长一段时期里消费市场的趋势。”比如订单“爆”了的途远驿站,就是依托原生态农田景观,为东林村植入更多消费场景,这难道不是32.6%背后的强劲动力吗?
民宿火爆
房价为何不输酒店?
古朴典雅的青瓦黛墙、原汁原味的木格门窗,浓郁的川西建筑……走进途远驿站民宿群落,大家都被地道的川西乡村美景吸引了。“这几天来的人太多了,有来考察的、取经的,更多的是来打卡的游客。”透过络绎不绝的来客,吴璐倩看到了整个东林艺术村的经济活力。
当然,源源不断的订单更有说服力。吴璐倩告诉记者,虽然途远驿站开业才半个月,但已经成为成都乡村民宿界的新“网红”,不说周末几乎全部满房,就是平日里客流量也很满,“预订情况完全出乎意料,清明小长假的房间在开业几天内就被抢完,现在订单已经预约到5月底了。”
房价300-2000元不等,这是毫不输于市区酒店的价格,地处乡村的途远驿站为何会这么火?在吴璐倩看来,乡村多元消费新场景是关键因素。“途远驿站坐落在袁隆平国际杂交水稻种业硅谷,既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壮观的田园风光,也有川西林盘的人文风情。”吴璐倩说,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东林艺术村生态农业资源与途远“两途一趣”模式的对接,植入了更多旅游消费场景,人们来此可以逛田间文创集市、体验非遗林盘里的说唱、盆景和蜀绣,体验农耕趣味,与家人朋友择一处民宿院落享受乡村田园时光。
记者注意到,途远驿站是由途远旗下趣悠悠负责运营,以专业化运营能力及私域流量玩法,有效解决乡村旅游品牌缺失、客群导入不充分、产品运营不规范等问题,为乡村汇聚了人气,也激活东林村旅游经济消费。类似于途远驿站的“网红”民宿,在成都已经是星罗棋布。比如,位于温江区岷江村的九坊宿墅,大邑县祥和村的稻乡渔歌田园综合体等,都在今年迎来“高光时刻”,一些精品民宿在假期更是一房难求。
场景逻辑
多元消费这样打造
乡村消费的活力,其实从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就已显现。
盘点春节黄金周的全国文旅“成绩单”,成都接待游客144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7亿元,两项指标均排名全国城市第一,遥遥领先其他城市。
拿下“双第一”文旅消费热度背后,有一个关键词:场景。春节期间,成都以“New year 成都・成都牛”为主题,开展了100余场主题活动,文旅消费场景的多元化、体验化、个性化转型升级趋势愈发明显。比如一票难求的“夜游锦江”,2月12日甫一开市,短短四天夜间游船票便被“秒光”。共同上新的“火龙灯舞”“锦江水肆”“锦舟巡游”等消费新场景,吸引了19万人次“夜游锦江”,游船票及文创市集实现收入152万元。
与此同时,成都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创新完善消费场景,促进户外消费,将城市文旅的触角向近郊延伸,绿道消费、户外消费已然成为这座公园城市春节期间的消费新风尚。以位于成都东部新区的“网红打卡地”丹景台为例,春节期间丹景台景区连续六日游客量达到承载量上限,累计接待游客超过9.7万人次。这个距市中心约60公里、自驾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的景区,无疑成为成都近郊人气最旺的景区之一。
当然,多元消费场景的营造,离不开政府部门踏实的“功课”。比如成都市文广旅局,在春节假期专门推出了乡村田园民宿之旅、文艺林盘乡村之旅、向往绿意乡村之旅等乡村主题精品旅游线路,有机串联起蒲江明月国际陶艺村、崇州竹艺村等四十余个近郊乡村游热门景点,精品民宿游、冰雪运动游等更加注重旅游体验的新兴业态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未来谋划
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可以预见的是,乡村消费为经济发展带来的活力和韧性还在加强。3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8个部门印发《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其中不仅提出要在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示范城市优先建设一批新型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地,同时将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作为了重要的一项内容。
充分挖掘和释放出乡村的活力和潜力,成都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谋划。刚刚召开的成都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成都市定下了这样的规划:今后要每年策划推出一批具有吸引力的高品质生活消费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突出精品打造,提高乡村旅游供给质量被放在重要位置,比如推出“新旅游・潮成都”主题旅游目的地60个,打造可进入、可参与、景区化、景观化的A级林盘景区20个。在打造多元产品,丰富消费新业态方面,还将谋划一批一日游、周边游、乡村游、亲情游乡村旅游线路,围绕“五一”“端午”“国庆”等时间节点,以特色镇、川西林盘为重点。同时,成都还鼓励各区(市)县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旅消费活动,丰富市场供给,激发消费活力。
事实上,“十三五”时期,成都已初步形成以绿道为纽带,特色镇、川西林盘、精品民宿互为支撑的旅游目的地,打造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消费新场景1160个,乡村旅游总收入较“十二五”末增长294%。其实,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过程是培育新兴产业和生产力再造,也是推动生态价值转化的重要路径。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乡村正绽放出新的活力。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摄影记者 吕国应 陶轲 刘海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