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广汉,地里的小麦正蓬勃生长,过不了多久,便将迎来收获的季节。麦田不远处,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发掘工作正在进行,每一天都有新的进展和收获。
吴长元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的一名职工,他在这里已经坚守31年。从三星堆青关山、月亮湾遗址的发掘,到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工作的启动,漫长的岁月中,他见证着三星堆不断焕发光彩,也将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挥洒在这片土地上。
一天要走近2万步
考古队员有啥事说一声就是
“待会就去把水滤上。”“好的,明天下午3点你们过来就行。”“等一下就把钥匙给你们拿过来。”……短短半个小时,吴长元的电话不断。
在祭祀区考古发掘现场,除了考古发掘,你能想到的事情几乎都属于吴长元的管理范围。检查各个更衣间、办公室的门窗,团队来访的接待,准备清理文物所需的蒸馏水,遗址内各项安全和卫生……这些都是吴长元要干的事。
每天早上,吴长元骑着电瓶车,从几公里外的家中赶往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现场,先打开考古大棚大门,然后检查棚内各项设施是否运行正常、清洁卫生是否到位,为考古队员们一天的工作开展做好准备。
考古队里,大家亲切的叫他“吴哥”。工地上,队员们需要啥,给“吴哥”说一声就是。一次突发停电,发掘舱内空调出现问题,吴长元立即安排启动柴油发电机,三五分钟便将问题解决。
为了使发掘进展更加顺利,保证工地的各项安全,上班时,吴长元要在大棚内不停巡视;下班前,他还要挨个一遍遍检查,最后一个离开。
一天下来,在2000平方米的考古大棚中,他每天都要走动近2万步,最多的时候,一天的步数达到了4万步。
与三星堆相伴31年
曾拍下三号坑青铜器露头照
吴长元每天都会到每个发掘舱关心大家的进度。今天有新发现吗?准备提取哪些器物?三星堆遗址发掘的点滴进展都牵动着他的心。
对于三星堆,吴长元有着深厚的感情。上世纪80年代,三星堆一、二号坑出土了大量文物,他的父母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库房中守护这些“宝贝”,有空的时候,他常常会来看看。高中毕业后,他跟随三星堆考古队的老师们一起,学习考古知识和专业技术。“1990年,我开始参与整理三星堆遗址发掘的田野材料和报告等。”吴长元说,此后的30余年,他就定居广汉,与三星堆相伴至今。
2019年末,三星堆三号坑首件青铜器初露头角,第一张照片就是由他拍下的。当专家们确认此处就是三号坑后,他既激动又担心。
“最重要的就是文物的安全,担心被破坏了。”吴长元说,当天,他立即对祭祀坑清理的部分进行回填,政府派了特警前来守卫,他一颗悬着的心才得以放下。
期待更多谜题解开
这个“五一节”他又没有假期
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的启动,吴长元充满了期待。
30多年前,三星堆留下的部分谜题尚未解开。在吴长元曾参与整理的考古资料中,一些器物因为部分缺失而无法被人们完全认知。“那么完美的文物,却缺少了一部分,十分遗憾。”吴长元说,他一直期待更多的发现,来弥补曾经的残缺,解开更多的答案。
“我充满信心,现在无论是发掘条件还是文保技术都更好、更先进了。”吴长元回忆,过去,考古队员们在野外调查发掘时,大都居住在当地村民的民房中,交通不便不说,连电视屏幕都是“雪花”,与家人联络只能通过一封封挂号信。
如今,三星堆用上了恒温恒湿的发掘舱,居住条件、工作条件和技术相较以前都有极大提高。而精细化的发掘,也为考古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从前一、二号坑的丝织品痕迹肉眼没法观察,现在的技术在现场就可以检测到了。”吴长元说,他相信,今后三星堆会出土更多的文物,让人们了解更多秘密。
三星堆考古意义重大,休假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显得弥足珍贵。今年五一节,吴长元仍然没有假期,但他毫无怨言,“守候着三星堆,期盼着它带来新的惊喜。”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杨博 见习记者 杨芮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