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西藏新闻

班戈县新型“家庭牧场模式”打造百姓幸福样板

时间:2018-08-21

牧场主巴拉和儿子赤列坚才包装家庭牧场生产的产品。

巴拉在牧场放牧。记者 卢明文 摄

本网班戈电(通讯员 龚成乔 记者 刘庆顺)提起尼玛乡吾前村,在那曲市班戈县无人不知,因为这里经营着一家远近闻名的生态家庭牧场,今年年初还上了央视的《新闻联播》。周边乡镇的牧民都到这里学习经验,回去后开办自己的家庭牧场。

在班戈县,家庭牧场这种新型牧业经营主体推动了传统养殖方式向现代养殖方式转变,改变了“靠天养畜”的传统饲养模式,在保证草畜平衡的前提下探索出了牧民增收新渠道,带动牧民增收致富。

改变经营方式 逐步提高养殖水平

尼玛乡吾前村平均海拔4870米,传统牧业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一年下来,收入微薄。就在大家还在琢磨怎么才能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的时候,2015年,班戈县决定在吾前村进行家庭牧场试点,探索牧业发展新模式,吾前村脱贫有了新的方向。

7月12日下午,记者来到班戈县尼玛乡吾前村高寒牦牛生态家庭牧场,牧场主巴拉正在和儿子赤列坚才在房前的人工种草基地查看牧草长势。每次抬头看见牧场上茁壮成长的牛羊,父子俩期待收获的愉悦心情不言而喻。巴拉说,家庭牧场生产的牛肉、牛肉干、酥油、拉拉(奶皮子)、酸奶等产品,除了在班戈县和那曲其他县区销售外,一些优质产品还卖到了拉萨等地,而且很受消费者的喜爱。

牛羊还是那些牛羊,牧民还是那些牧民,只因为换了经营发展思路,传统的养殖方式走上了经营集约化、产权明晰化的路子,发展就不一样。班戈县尼玛乡人大主席白江宏说,“建设家庭牧场后,尝试放牧与补饲相结合的方式,优化养殖模式。传统养殖有很强的季节性,相比夏季,秋冬季节牛羊长势肯定受些影响,而家庭牧场加大了人工种草和饲草料储备力度,养殖方式更加科学,牛羊的出栏周期短了,产奶量也提高了。”

尼玛乡政府还不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在牲畜疾病预防和接种方面到巴拉的牧场进行指导,增强牧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此外,工作人员还帮助巴拉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提高生产效率。

拓宽增收渠道 帮贫困户尽快脱贫

畜牧业是班戈县的基础产业,但不少乡镇存在有畜无草、有草无畜的现象,家庭牧场通过对每个生产环节的掌控,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班戈县政协主席、农改办主任普布卓玛介绍,县里鼓励引导群众采取合作、入股、租赁、转让等形式,促进经营权向家庭牧场流转,为加快畜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草场资源。此外,班戈县还出台了《班戈县草场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牧场主租赁贫困户的草场,按每亩每年2元的价格支付草场流转费,调动了广大牧民建设草场、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较好地解决了牧户各自经营、管理不便、草畜矛盾等问题。” 普布卓玛说,这样一来,一部分牧民就从土地和牛羊中解放了出来,他们平时出去打工,种草、剪羊毛、冬季屠宰等农忙时节,可以回到牧场进行帮忙,牧场主会给每人每天150元至200元的用工费。

截至目前,班戈县共发展了25个家庭牧场,流转草场面积达6万余亩,带动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2000余元,既增加了牧场主的收入,又拓宽了当地的就业和增收渠道。以吾前村高寒牦牛生态家庭牧场为例,2017年,牧场主巴拉全家年收入达到20万元,带动8户贫困牧民增收,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巴拉一再强调,牧场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党的好政策,也离不开吾前村村民的大力支持。他希望在壮大农场的同时,继续做好村里的精准扶贫工作,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做好保障服务 推动牧场健康发展

普布卓玛表示,近两年,班戈县按照培育典型、示范带动的思路,选择经营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家庭牧场作为典型进行培育,从2016年起连续3年每年预算安排50万元的家庭牧场专项扶持资金,支持家庭牧场畜产品品牌建设。

班戈县还在全区率先开展草场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业务,并设立风险基金,为家庭牧场贷款提供保证,并在全地区率先挂牌成立了县级“三农”保险服务站,使家庭牧场发展有保险。同时,采取“企业+家庭牧场+牧户”的模式,推动企业与家庭牧场进行嫁接,带动家庭牧场发展壮大。

谈到班戈县家庭牧场发展规划,普布卓玛说要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对相应配套制度、政策进行再完善。“通过到青海、内蒙古等地的家庭牧场实地参观考察、学习经验,让我们自己的家庭牧场也更有活力、更具特色。”

如今,在班戈县,这些家庭牧场正在成就“新牧业”,已经逐渐成为精准扶贫的一支重要力量,为那曲乃至全区深化牧区改革、推动牧业转型升级探索路子、提供经验。

  • 上一篇:拉萨邦嘎隧道预计月底具备通车条件 全长4.98公里
  • 下一篇:2018年西藏各级税务机关累计公布税收违法“黑名单”案件9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