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西藏新闻

丁青县倾力打造大型歌舞诗“梦回溯源—《琼热巴》”

时间:2018-11-13

大型歌舞诗“梦回溯源—《琼热巴》”首演现场——从民间艺人手中传承“琼热巴”。

寒风与日光竞赛般地飙着人间冷暖,这是大自然在向雪域高原的万物生灵传达着冬天已悄然临近的讯号。

连日来,位于拉萨西郊的西藏自治区藏戏艺术中心,从清晨到日暮,总能听到鼓声从远至近传来,伴随着时而奔放、时而缓重的节拍,从热巴仪式开场,在铃与鼓时而自唱,时而对歌的竞技中,融合远古说唱与面具文化,艺术地再现了热巴文化艺术的起源、传承、创新、发展,同时整合昌都市带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各类歌舞,一台具有艺术性、舞台完整性的歌舞文化盛宴徐徐展开。

这是大型民族歌舞诗“梦回溯源—《琼热巴》”所有演职人员正为拉萨首演做着最后的冲刺排演。

这部歌舞剧由素有“中国热巴艺术之源”美称的丁青县,特邀自治区歌舞团创研室国家二级编导加永江村担任总导演共同倾力打造。从收集热巴流派、舞蹈音像视频、老艺人故事等资料到演员选拔培训,整整历时两年。这部反映热巴文化艺术历史脉络的歌舞诗,既是丁青县力争用热巴艺术之源打造的县域文化名片,也是近几年丁青县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重要见证。

参与演出的60名演员中,除24位丁青县民间艺术团成员外,其余全部选拔自丁青县各乡镇的农牧民群众,包括22名贫困农牧民。这是丁青县发挥文化优势,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体现。

琼布丁青:倾力打造县域文化名片

丁青,位于西藏昌都市西北部,素有“中国热巴艺术之源”的美称。作为琼文化发祥地的丁青,神奇的热巴艺术在这里孕育。源于“象雄”历史,流传于琼布丁青的热巴艺术也被称为“琼热巴”,“琼热巴”传承古老、流派众多,技艺高超,是藏族民间舞蹈中不可或缺的独特门类。

说起丁青县打造大型民族歌舞诗“梦回溯源—《琼热巴》”的初衷,丁青县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文物局)局长洛追江村说,早在2002年,丁青县就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热巴艺术之乡”,并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热巴已经是丁青对外的一张品牌文化名片了。

洛追江村说,为提高人民群众的自豪感、认同感,坚定丁青文化自信,丁青县积极响应新时代新号召,在昌都市文化局的指导下,与昌都市群艺馆协作,特别邀请了自治区歌舞团青年编导加永江村,共同打造了这部大型民族歌舞诗“梦回溯源—《琼热巴》”。

11月8日晚,在一片观众的欢呼声中,大型民族歌舞诗“梦回溯源—《琼热巴》”正式向世人拉开其神秘面纱。

千百年来,热巴艺术的铃与鼓时而自唱,时而对歌,在轻歌曼舞中体味人间百态,在狂野奔放中绽放生命最初的豪情。热巴鼓分两面,善恶一念,人立中间,德艺双成。整部歌舞诗由序《鼓魂》和尾声《丁青印象(鼓潮)》及四个篇章《鼓灵不灭》《鼓韵长久》《鼓缘相惜》《鼓舞梦想》组成。整剧从跳热巴仪式开启,运用叙事的手法,讲述了最初的热巴艺人对弘扬热巴文化作出的贡献,以热巴文化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热巴艺人学艺之路为辅,诉说热巴起源及当前的发扬、传承和保护现状。

举家上路,献艺谋生。每一回的行艺,都是一场迁徙,更是一次修行。当尘封的鼓敲出震天的响,人与鼓之间便生出了感应。

在现实中,因生活环境、地理交通、时局变化等历史原因,流传于丁青的热巴艺术也曾经历了从固步自封到开拓发展、从繁荣发展到一度萎靡不振的历史。而今,得益于党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不断完善,从国家到自治区相关制度的优越性,以及不断加深的政策扶持力度,丁青热巴艺术正助力丁青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县。

目前,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丁青热巴艺术拥有2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名县级传承人以及1400余名民间艺人。

作为“中国热巴艺术之源”,近年来,丁青县加强对民间热巴艺人和热巴艺术的保护力度。自2000年开始,为展现丁青热巴的神奇魅力,探索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道路,丁青县每隔两年举办“热巴艺术节”,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17届。全县13个乡镇相继成立“热巴业余演出队”,64个村(居)均建有村热巴文艺队,举办过以热巴舞为主的各种文体活动。现在,丁青县正积极准备修建热巴传习所,用于表演、传承、观赏。

编导加永江村:让热巴文化艺术魂归故里

藏族传统的热巴艺术是以铃鼓为主,融说唱、谐(歌舞)、杂技、气功 、短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分布于西藏昌都、丁青、工布、那曲等地及云南、四川、青海、甘肃等藏族聚居区。

当丁青县相关部门联系到自治区歌舞团创研室国家二级编导加永江村,请他打造一台关于热巴的歌舞晚会时,加永江村有过迟疑。他说:“我对热巴艺术的了解只限于表层。因此,我的前提条件是先要去当地实地了解民俗和风土人情,最主要的是要了解热巴艺术的历史和文化脉络。而在随后的实际调研和了解热巴文化的过程中,我才真正地喜欢上了这门艺术。我知道丁青县想用热巴艺术来打造文化名片,基于这种考虑,我们有必要坐下来进行一次深度的交流和沟通。”

在深入沟通过程中,经过深思熟虑的加永江村提出整台歌舞不能完全以原生态呈现的理念。他说:“整个社会在发展。世界文化在融入当下西藏这片土地时,我们需要固守本民族的文化,但在此基础上,一定要有创新。”

重新诠释和定位结构时,要考虑到基础演员中只有24位是民间艺术团演员,剩余全部来自基层农牧区,这让加永江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他说:“难度很大,可我已经夸下海口说不想再展现完完全全原生态的概念了。”

当所有的创意和落地方案形成时,由“文化盛宴”打造“文化名片”的理念已然成型,专业性是必须的,排练过程中将遇到的困难也是难以想象的。

“我对演员每一个动作都作了一些考察和研究。因为,从我本身而言,既然接了这个活,只能‘讲究’,不能‘将就’”加永江村解释说。

加永江村介绍道,前期将近3个月的排练难度非常大,不少县艺术团成员和从乡里选拔上来的群众演员因为受不了高强度的排练而退出。

事实上,虽然从国家到自治区层面的保护力度一直在加强,但加永江村也在前期实地调研中看到,琼布丁青热巴艺术的一些内容实际上是流失了。

在曾经的琼布地方,热巴艺术根植于民间,是浪迹天涯卖艺为生的艺术。时而欢快,时而持重的热巴舞能淋漓尽致地表达民间艺人骨子里的那种沧桑与豪迈感。

“可当下的年轻人对这种古老的传统文化艺术并不是很愿意接受,造成传承人断层严重。”加永江村说。

加永江村认为:“我们总说创新,但老一辈留下来的东西首先没有继承好,这是整个西藏舞台艺术中,不光是热巴艺术的一个现象。致使创作艺术中一些主观的、不符合本民族审美的动态、结构会出现,导致西藏当下整个舞蹈艺术界变成了一个没有门槛的艺术门类。这种态势对今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就比如热巴而言,可能就只停留在动作层面,而没有去深挖它的历史背景和脉络,这就是我之前所说的过于肤浅。”

说起西藏的文化艺术与宗教不无关联,“琼热巴”也不例外。将琼布丁青热巴与古象雄的历史脉络在一个短暂的时段、局限的舞台剧中表达并非易事,于是,剧中展现了一个古道来演绎传播的历史路线。

鼓道上行艺的热巴艺人们走过,古道上贩茶盐的马帮走过,古道上永远屹立的是康巴人不屈的灵魂。

整剧从热巴老艺人的一生开启,在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后,最终老艺人并不孤单,在他的身旁聚集了一群年轻人,他们成为这一文化艺术的传承者。

热巴艺术的根深深地扎在了琼布丁青的山山水水,热巴艺人的魂蕴藏在藏东的绵绵山脉,迸发在劳动人民火热的生活里。作为总编导的加永江村想以此缅怀那些为热巴艺术付出过生命、青春和时光的每一位先人,也用这样的方式激励新时代的传承人。

在重新认识或定位热巴这门艺术的过程中,加永江村说自己受益匪浅。他说:“热巴艺术不是单一的舞种,它的仪式感很强,门类很广,有表演、说唱、杂技、气功等等,热巴艺术本身的动作内涵丰富……因此,我是想通过这样一部剧,重新追寻民族审美文化,让琼布丁青热巴文化艺术的精髓魂归故里,再从这里开枝散叶,向外发扬光大。”

加永江村说,首演绝对不是这部剧的终极,它还有上升的空间。因此,他希望听到更多批评与指正的声音。“一部真正的文艺精品,需要时间来打磨,需要各方共同的努力。”

一群非专业演员:极力呈现热巴文化艺术精髓

当带着岁月年轮的鼓槌和热巴鼓,在演绎者沧桑的击鼓声与空灵的舞技中表现时,让人惊叹这一地域文化的宽广与深厚。

热巴鼓承载着记忆,鼓舞着人们不断前行。有热巴艺术的土地,就有传播真善美、鞭打假恶丑的文化使者。

上世纪80年代,全区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收集、抢救、整理民间文化艺术工作。作为藏东昌都民间三大歌舞艺术的热巴、玄子、锅庄自然成为被抢救的重点。

迄今为止,流传于丁青的四大热巴艺术流派中,最负盛名的当属琼布丁青觉恩乡的窝托热巴。据说,距今已有 近千年的历史。

丁青县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文物局)局长洛追江村说,觉恩乡窝托热巴所在地叫达杂通,在这里,除了有热巴第一村、第一家外,还有一种神奇的热巴树,其叶可入药。在丁青县,每到一定时节,一些藏医会专门去捡这树的叶子。自古时,觉恩乡达杂通窝托热巴艺人跳热巴前,总要在这棵树前举行仪式,这是民间艺人向自然祈求借用场地的仪式。

除了窝托热巴外,丁青县还有流传于桑多乡的冬洛热巴,也叫康沙热巴,距今有 500 多年的历史,属家族热巴;流行于色扎乡的多琼热巴,也叫色扎嘎踔热巴,距今有 370 多年的历史,这是昌都境内至今活跃于舞台的重要热巴流派之一;流行于尺牍镇的祖化热巴,距今有900多年的历史,其特点是将热巴和降神文化进行糅合,从而产生的一种热巴流派。

在西藏自治区藏戏艺术中心舞台后侧的一间化妆室,20岁的次旦卓嘎站在镜前,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一个舞蹈动作。

拥有一双清澈双眸的次旦卓嘎是大型民族歌舞诗“梦回溯源——《琼热巴》”的女主角之一。也是该剧24位丁青县民间艺术团成员。她也是流传于丁青县热巴艺术四大流派之嘎踔热巴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丹增曲达的孙女。

“我从小就和爷爷学跳热巴,后来有机会成为县民间艺术团的一员,现在又有幸参与到这个剧目,这是我此生最荣耀的一件事情。”次旦卓嘎说。

自去年起在县里参加集训,至今年6月到拉萨进行更加严苛和专业化的培训,次旦卓嘎面带微笑说:“训练真的很苦,但是,自己想要继承爷爷和老一辈丁青民间艺人的热巴艺术梦想也正在实现中,所以,很感谢县里倾力打造这样一部剧。“

在几天的排练过程中,舞台上演员们听着台下总导演加永江村的口令,身随灯光移动,坐在观众席的次仁拉索紧盯着舞台,不一会儿,又站起来忙着一些琐碎的事情。次仁拉索是丁青县民间艺术团团长。他说,因为需要管理整个团队的演职人员,每天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事情要忙,所以,他很遗憾不能参与到剧目的演出中。“即便如此,我仍然很高兴地看到我们县打造了这样一部属于热巴文化艺术的剧目,我相信这将进一步发扬和继承丁青热巴文化艺术。”

2006年5月,热巴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丁青县获得“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太阳神鸟金奖”。

2018年参加“全区首届高峰论坛及热巴展演比赛”中,丁青热巴荣获团体金奖“金鼓奖”、唯一一个“热巴舞传承贡献奖”、男子个人技巧“金铃奖”、女子个人技巧“金鼓奖”、作品《琼热巴》及《窝托热巴》分别获得团体“优秀奖”等六项重奖。

丁青县委常委、副县长孙劲说,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空前的文化自信推动空前的艺术发展,这是丁青县作为热巴艺术之乡的底气。丁青县正全力挖掘的热巴文化艺术将主旋律和文化多样性有机统一,使之焕发新的活力,促进丁青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复兴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上一篇:林芝计划新建农村公路项目53个 已完成投资6.54亿
  • 下一篇:琼结县驻德庆村工作队给返乡农牧民“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