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乔炳武 记者 韩海兰)记者从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了解到,近日,我区完成了清朝亚东关遗址的考察工作,作为我区历史上第一个海关,清朝亚东关遗址是中央政府加强西藏地方有效管理、宣誓国家主权的重要见证,是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亚东段上的重要一环。
据悉,为贯彻落实自治区有关领导“关于抢救性修复亚东清代海关遗址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意义十分重大,请文物局高度重视,提出抢救保护的意见”的批示精神,自治区文物局及时成立联合专家组进行了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中,专家组发现,清朝亚东关遗址由6座建筑废址与穿越遗址的驿道组成。整个建筑废址残存大量倒塌堆积,大量残留的瓷器、铁器、铜器等物件被发掘。依据布局、规模、室内结构等分析,专家初步推测建筑功能属性分别为海关官署、关帝庙、海关工作人员及驻军宿舍、海关办理通关手续场所、海关日常用品交易场所。
专家组通过对遗址及周边环境实地考察发现,因饱受自然灾害侵蚀,遗址只剩残垣断壁,抢救性保护修复迫在眉睫。为切实加强对清朝亚东关遗址的抢救性保护利用,确保遗址不再遭受破坏,进一步向世人展现真实历史和更好地让文物活起来,不断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专家组联合亚东县委、县政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抢救性保护修复方案;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明确部门联动、考古先行,继续做好遗址的勘察及相关资料的搜集工作,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专家组表示,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亚东关遗址承载着大量的历史记忆,保护利用对挖掘亚东边关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优良传统、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发展亚东旅游和地域经济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