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拉萨1月1日讯(记者 袁海霞)记者日前从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带领下,在北京、江苏两省市的无私援助下,经过各族人民群众的团结拼搏,拉萨市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据拉萨市副市长朱建红介绍,2017年,拉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9.25亿元,是1978年的206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611.73亿元,是1978年的77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58.76亿元,是1978年的276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89.63亿元,是1978年的301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57亿元,同比增长1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408元,同比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994元,是1978年的87倍。
经济实力得到大提升。40年来,拉萨市立足高原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净土健康、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净土健康产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拉萨净土”区域公用品牌荣获“2018年度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斯布牦牛和拉萨白鸡顺利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实现了农产品地理标志零的突破,年产值超过百亿元,30多种净土健康产品走进内地高端市场。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占比全市经济总量40%以上。2017年,实现旅游收入227.4亿元,从事旅游业的农牧民达8.9万人。
改革发展取得大进展。40年来,拉萨市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打造面向南亚开放的中心城市和桥头堡,中尼友谊工业园有序推进,拉萨综合保税区建设稳步实施。2017年,市属企业对尼泊尔投资超过300万美元,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44亿元,同比增长6.8%。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行政审批事项精简51%,办理时限压缩53.7%,29类事项做到现场办结,完成行政审批改革阶段性目标。建成投用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平台,众创空间、创业创新基地、服务示范平台等“双创”载体达到70个,注册商标总量达12754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8%,高新区获批全国首批科技资源支撑型特色载体开发区。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教育组团式援藏学校增至11所,普通高中升学率达到96.51%,本科上线率达59.76%。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家庭医生签约率达98%,孕产妇住院分娩和婴儿住院救治实行100%报销。
生态环境有了大改善。40年来,拉萨市围绕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重点实施“树上山、河变湖、暖入户”工程。“树上山”工程造林绿化3323亩,植树75万余株,成活率80%以上,创造了海拔3900米以上人工造林奇迹。“河变湖”工程拦河闸建成蓄水,形成湖面2700多亩,城区空气湿度增加8%,拉萨河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暖入户”工程建成燃气主干管网63公里、次干管网256公里,实现城市建成区供气供暖全覆盖。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在国家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行榜中,持续保持前三。城乡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墨竹工卡县甲玛乡、尼木县吞巴乡、当雄县羊八井镇和纳木湖乡特色小城镇示范建设加快推进,羊八井镇入围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城市建设有了大发展。40年来,在城乡建设中,拉萨市强化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引领,从1978年到2017年,城市建成区面积从3平方公里增至77.9平方公里,增长26倍,形成了“一心两翼、南北联通,带动五县五区、辐射特色小城镇”的发展格局,经开区、高新区、文创园、老城区、空港新区等城市功能区迅速拓展,堆龙德庆县、达孜县先后撤县设区,户籍人口从37.2万增加到54万,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35.6%提高到2017年的42.4%。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新增公路里程近2000公里,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763公里,覆盖全市所有乡镇村居,村村通光纤实现全覆盖。率先在全区完成县际农村客运改革,乡镇客车通达率达到92%,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到82.5%,其中城关区、堆龙德庆区、林周县、曲水县实现了行政村班车通达率100%。同时,“交通纵横、方便快捷”的城市交通网不断向四周延伸。拉日铁路全线通车,川藏铁路加速推进,拉林高等级公路、机场高等级公路全线通车,拉日高等级公路、拉萨至那曲高等级公路全面动工,形成了“一环四射”的交通骨干网络和立体化运输网络。国内国际航空线路四通八达,贡嘎机场开通33条国内国际主要航线,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重点城市实现直航。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全市8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225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27%,率先在全区实现整体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