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朗向南,翻越德木拉山口,走不到三十公里,便是巴宜区米瑞乡的色果拉村,又被称为“钦苍庆布”,藏语意为“大家庭”,是一个位于雅鲁藏布江畔的美丽村寨。
这个林芝市闻名的富裕村和小康示范村的领头人是村党支部书记乔次仁。在带领村民摘掉贫困帽子,让色果拉村成为米瑞乡第一个脱贫村的同时,乔次仁没有放松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
多年前,由于受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雅鲁藏布江一带的沙化问题很严重,植被变少,到了河水泛滥期,汹涌的江水更是肆意破坏良田土地。那时候,沙尘天气频发,一到下午风沙吹得人眼睛都睁不开,村民们常年都是灰头土脸的。风沙不仅对村里的房屋造成破坏,也对村民的健康带来威胁。
这样的情况必须作出改变。2008年,乔次仁被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第二年他就开始带领村民实施防沙造林工程,制定了每年种树面积两千到五千亩的任务,到现在一直没有间断过。十年间,色果拉村已经种了几十万棵树,种植面积接近七万亩。
现在的色果拉村,绿树掩映、景色迷人。宽敞笔直的水泥道路,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一栋栋特色鲜明的工布新居错落有致。庭院里,鲜花怒放;居室内,窗明几净。村民们热情好客,脸上挂着笑容、写着幸福。
当村干部二十余年的乔次仁深深体会到植树的益处,十余载不间断的植树造林,让这里的生态逐渐恢复,乔次仁的脸上充满了自豪。然而,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最初由于雅鲁藏布江涨水的原因,种下去的树苗成活率只有百分之三四十左右。但乔次仁和村民都没有放弃,在他们不断的付出下,现在树苗的成活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到九十。
这些年来,每一次的植树活动,色果拉村家家户户都自觉主动地参加,每一户都能派出两到三人积极参与。村民们的理解和支持是乔次仁推行植树造林计划最大的动力,他希望家乡的这片沙地变成真正的绿洲,到那时有更多的野生动物能够回归到这片绿洲里。(记者 王珊 张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