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柳梧大桥(立交桥)。记者 蒋盖 摄
袁师傅在检修旅游车。
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工卡镇塔巴村的乡村公路。
拉萨至贡嘎机场高等级公路(左)和拉萨南环路。
洛桑检查完车辆后,准备开车前往纳木错。
火车驶入念青唐古拉脚下当雄段。 (本版图片除标注外均由记者 格桑伦珠 孙开远 摄)
318国道曲水段。
袁师傅是集团唯一拥有专车的人。这待遇,企业领导也没有。
有40多年驾龄的袁家奎师傅,曾是旅游大巴车司机。已年过花甲的他退休后,被拉萨市交通产业集团下的旅发集团反聘为安全员。现在,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开着公司的商务车,往返各个停车场和车辆检测厂之间,给汽车“体检”。
公司的每一辆旅游车辆,在出车前和收车后,都要经过他和同事的认真检测。车辆性能、安全指标合格后才能上路、入库。
2005年,袁师傅从吉林来到西藏,在拉萨找了份旅游大巴驾驶员的工作。据袁师傅说,那时,拉萨城里人少,车也少。车在城里跑得起来,但出了城就慢了。那时,除了干线公路,西藏多数公路都还是沙土路,晴天尘土,雨天泥泞,是常态。
2005年夏天,他载一车游客去羊卓雍湖。过了曲水大桥,上山时,车陷在泥里。游客们帮他推车,车轮一转,泥水溅到大家身上,让他感到非常抱歉。
10年过去了,西藏的公路基本上都实现了硬化,弯道少了,也更宽了。
2016年,袁师傅最后一次出车载游客去阿里。“不算在景点的时间,来回我走了7天。游客不累,我也轻松。”袁师傅说,“要在以前,最少得走半个月。”
70年前,西藏并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公路。
上世纪30年代,噶厦地方政府支使群众支乌拉差役,在布达拉宫到罗布林卡间修了一条两公里的土路。这条路是用来行驶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汽车。而汽车则是从英国进口,在印度拆散后,由人背马驮,翻越喜马拉雅,历尽千辛万苦才运进来的。
和平解放前,西藏的道路,多是自古人畜通行自然形成的羊肠小道和栈道。1930年出版的《西藏始末纪要》一书中,写西藏的道路交通:“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可见当年行路之难。
布达拉宫到罗布林卡的路,是官家和贵族们走的。旧西藏的路,不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和平解放后,西藏各族人民才拥有自己的路。
1954年12月25日,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通车,汽车开到雪域高原。此后,新藏、滇藏、中尼等干线公路和大量县乡公路等一大批公路相继修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由解放军和各族人民组成的公路建设大军,以“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气概,在高原上架起了一座座连接北京的“金桥”。
公路使天堑变通途,带来更多高原之外的人和事物,也带来更多财富、更多幸福。
来自墨竹工卡县39岁老司机洛桑,驾龄已20多年。他和袁师傅一样,都是这家旅游交通企业的职工。为了更好地生活,他18岁时坐上长途班车,到拉萨学习驾驶技术。此后,他在家乡开过翻斗车、在拉萨开过出租车。
随着西藏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旅游热兴起,洛桑自费买了一辆丰田4500,成为一名专职旅游车司机。
那时的旅游车市场还不规范。据洛桑说,既当老板,又当司机,除了开车,还得操心客源。有时还会遇到同行压价争客源。为了多跑几趟,有的司机还超速行驶,造成安全隐患。辛苦一年,能赚10万元左右。
进入21世纪,西藏公路交通建设步伐加快。以拉萨城区为例,70年前,拉萨城区只有1.1平方公里,没有一条像样的城市道路。现在,随着柳梧新区、东城新区、东嘎新区的迅速崛起,拉萨“东延西扩南跨、一城两岸三区”的城市框架初步形成。随着拉萨南北环线的竣工,城市交通网络从以前的“四横七纵”变成了“七横十四纵”,许多断头路被打通,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得到大幅度改善。
横向上,除了原有的金珠路、北京路、纳金路、当热路、罗堆路为主的横向城市道路,加上近几年新修的北环路、南环路,拉萨横向道路不止“七横”;纵向上,由西向东分别有蓝天路、八一路、鲁定路、民族路、德吉路、巴尔库路、娘热路、色拉路、朵底路、藏热路、江中路、热噶曲果路……老路越来越宽,新路如雨后春笋,现代化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使拉萨城更美。
拉萨城外,随着一条条干线公路和通县公路铺油,交通状况也再次得到大幅度改善。
2011年7月17日,西藏第一条高等级公路,拉贡(拉萨至贡嘎机场)公路通车。此后,一大批高等级公路相继通车,另有许多高等级公路正在建设、立项。一条条平坦的公路通到西藏所有的县、乡、村。
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形成良性竞争环境,2016年,政府大力整顿和规范了交通和旅游市场,洛桑和袁师傅都成为现在这家旅游交通企业的职工。
“再也不用操心客源了,现在我就是依法合规地开好车,把客人安全送到目的地。”洛桑还告诉记者,公司规定,每位驾驶员每月要有一天时间学习道路交通法规安全知识。
西藏12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一条条大路,又宽又阔,条条都通向北京、通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