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6月23日召开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深度贫困地区在2020年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我们务必深刻认识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紧迫性,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有力的工作,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一年之计在于春,脱贫攻坚正当时。当前,我区各族干部群众按照自治区党委的安排部署,抓早抓实,吹响了脱贫攻坚“春季号角”。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首先要有“飞”的意识和“先飞”的行动。在采访中,我们看到各个贫困村的各级组织现在已经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出了今年的脱贫攻坚工作计划,如大力支持贫困户外出务工、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到企业工作或者自主创业等等。我们相信,这些计划和举措都将给当地群众带来希望。
稳定的工作、固定的收入、崭新的生活……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当深度贫困村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将憧憬变成现实时,他们不仅为家庭创造了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且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借鉴经验,带领村民走出贫困
□亚心网记者赵悦
2月13日,哈木拉提·阿吾提在和田县罕艾日克镇上参加和田地区组织的脱贫攻坚培训会。培训中,他不停地做着笔记,将几个成功脱贫村第一书记介绍的经验,以及地区推进脱贫工作的安排都认真地记在了本子上。
哈木拉提·阿吾提是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车辆段机关党总支书记,现任局集团公司对口帮扶村——和田县罕艾日克镇罕艾日克村第一书记。去年他在和田县另一个乡镇驻村,最近刚选派到罕艾日克村。
“罕艾日克村有350多户、1600多人,贫困户有198户、595人。村子离县城比较远,产业发展非常落后,脱贫攻坚的任务比较重。”哈木拉提·阿吾提告诉记者,他才刚到罕艾日克村十几天,对村里的情况还不太熟悉。
实际上,哈木拉提·阿吾提自己也有比较成功的工作经验。去年驻村期间,他充分发挥自己多年从事党务工作和懂双语的优势,在村里实施了“文化套餐”系列活动,开展了新党员入党宣誓、党日活动、国语课堂等主题活动,引导村民特别是青年向党组织靠拢。去年村里有近30人申请入党,在八零后、九零后青年中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哈木拉提·阿吾提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充满信心。这几天他不断进村入户,就连自己的48岁生日都忙忘了,生日那天他正组织村里的党员、青年团员和村干部座谈,跟他们进行了良好的沟通。
他注意到,罕艾日克村是和田县文工团的对口帮扶村,6个文工团队员已经驻村一年了,他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和他们进行优势组合,活跃村里的文化生活。
“我们可以成立文艺小分队,挖掘组织有文艺爱好的村民自编自演节目,激发村里年轻人参与的热情。”他说,年轻人一旦活跃起来,很多工作就好开展了。
通过这些天不停地走访和思索,他心里的“春天计划”日渐清晰。
“首先我要帮助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尽快成长,提升素质,让团队更有战斗力。还要尽快做一些文化活动方案,多举办一些文化活动,促进村民思想转变,帮助他们树立脱贫信心。我还要多给村里的孩子们讲故事,讲我从农村走出去、进入铁路系统工作又来到这里的心路历程,引导孩子们努力学习,走出去开阔视野……”哈木拉提·阿吾提语气坚定地说。
通过努力,一定摘掉贫困帽子
□亚心网记者何玲
往年的冬季,吾斯曼·托合提都是无比悠闲地待在家里,白天和邻居一起唠唠嗑,巴扎日去赶赶巴扎。
这个冬季,吾斯曼·托合提变得忙碌起来,喂牛、喂羊,管理大棚,虽然忙碌,但却十分充实。
“今年,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摘掉贫困的帽子。”2月12日,吾斯曼·托合提认真地对记者说。吾斯曼·托合提是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夏普鲁克村贫困户,家里共5口人,依靠24亩耕地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吾斯曼·托合提告诉记者,他今年63岁,妻子58岁,很难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收入来源少,为让家里的日子好过些,女儿就在乡里的巴扎上卖头巾。
这两年,村里越来越多的贫困户通过努力实现了脱贫,吾斯曼·托合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了解了吾斯曼·托合提一家的生活现状后,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党委政府、乡扶贫办首先从改善居住环境入手,为吾斯曼·托合提家修建了安居富民房,让一家人的住房有了保障。
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去年,夏普鲁克村扶贫工作站人员和帮扶人为吾斯曼·托合提家建棚圈,修拱棚,发放扶贫羊、扶贫牛,助其发展庭院经济。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为了让吾斯曼·托合提一家实现脱贫,今年,在乡党委政府、乡扶贫办及各级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村扶贫工作站人员和帮扶人为吾斯曼·托合提家制定了科学详细的脱贫攻坚计划。
吾斯曼·托合提告诉记者,他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家农产品的销售问题,现在,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成员、帮扶干部通过微商电商等渠道解决了这个问题。
“今年,我要参与养殖合作社,我家现在养殖了3头牛、12只羊、90多只鸽子、30多只鸡,算得上是村里的养殖大户了。但是我不太懂养殖技术,在脱贫致富上总是使不上力。我想通过参加专业养殖合作社,解决自己的这一难题。”吾斯曼·托合提说。记者了解到,吾斯曼·托合提家庭人口较多,劳动力较少,社会保障方面的帮扶不可或缺,为此,村里还专门召开大会,村民举手表决通过村委会提议为他们家四人发放低保金。
“非常感谢政府为我们做的一切,有了政府的帮扶,我住上了安居富民房。”吾斯曼·托合提激动地说,“今年,通过努力,我一定要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发挥优势,不断拓宽致富之路
□亚心网记者刘翔
2月11日,冬日午后的暖阳,斜洒在于田县阿羌乡普鲁村。村委会旁的一间屋子里,阵阵织布声与欢笑声不时传来,为这个地处昆仑山区的小山村,增添了一抹祥和的色彩。
走进屋内,30多名维吾尔族妇女整齐地坐在织机前,一手拿着小刀一手熟练地编织地毯。看着一条条彩线在自己灵活的手指下,变成一张漂亮的地毯,图尼亚孜罕·尼亚孜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她不时地用手轻抚着柔软密致的毯毛。
“织地毯这门手艺,我以前一直都会,但基本上都是自己家用的,从来没想过能靠这个赚钱。”图尼亚孜罕·尼亚孜说。曾经,图尼亚孜罕·尼亚孜的生活范围,就仅限于自家的庭院,除了必要的家务活之外,剩下的大部分时间就闲待在家里。
“其实,我也想靠自己的能力赚钱,为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但是我们这没有地方让我去就业,城里又太远,家中还有老人和孩子要照顾。”她说。
去年11月,图尼亚孜罕·尼亚孜听到了一则令她惊喜万分的消息——该村“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了于田县的一家纺织服装厂供应编织地毯的原料,并与村“两委”商定,在村委会开辟出一间屋子,为村里的家庭妇女开设了一家小型的地毯制作厂。
“我中午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得连饭都没吃,就赶紧跑去报名了!”图尼亚孜罕·尼亚孜笑着说,“仅仅两个月的时间,我的生活就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我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生活也更有盼头了。”
于田县阿羌乡普鲁村党支部副书记尼亚孜·巴克表示,今年,村里要进一步整合闲置的编织器械,同时开展和田手工地毯编织培训班。
在普鲁村,还有一项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养殖业。由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很适合植物生长,村民们世世代代都过着半耕半牧的生活,牛羊各个膘肥体壮。但一直以来,由于出山的路况不好,牲畜存在着“养得好,卖不好”的情况。
去年年底,从县城到村里新修的公路通了,牛羊的运输方便了,这让尼亚孜·巴克有了更大的信心将村里的养殖业做大做强。“3个月的时间,我们村已经卖出去了6000多只羊,借着这个势头,村里下一步打算成立一个养殖合作社,把村民的牛羊全部集中起来,统一育肥,统一销售,不断拓宽我们村的脱贫致富路。”尼亚孜·巴克说。
走出大山,给家庭一个新未来
□亚心网记者钟强
2月10日,天刚黑,达达胡加·艾不拉孜孜就把妻子和3个孩子召集在了一起,向他们宣布了一件他认为有生以来最重大的决定:响应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的号召,从世代居住放牧的深山沟里搬出去,在今年6月搬到县城附近安置点的新家去,这样孩子就能在县城上学,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条件。
达达胡加·艾不拉孜孜是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大同乡阿克托尕兰干村的村民,这个村离县城180公里,离乡政府虽然只有14公里,但位于大山深处,地理位置极为偏僻。全村共有98户、372人,其中贫困户64户、278人,均为塔吉克族,世代以放牧为生。
自治区人社厅政策处副处长韩庆鹏今年被选派到该村任第一书记,上任
伊始,他就忙着到村民家中开展入户走访调查,摸清情况,帮助解决村民生产生活困难。他告诉记者,目前该村脱贫最大的困难是基础设施落后,村里没有通符合标准的道路,没有安全饮用水、电、手机信号和网络,离“六有三保障”“三通七有”的脱贫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
据介绍,进出阿克托尕兰干村只有一条山间小路,现在这条路上有一半还都是冰。而到了夏季,因为处于深山山沟里,洪水频发,一旦暴发洪水就会淹没道路,阿克托尕兰干村就会变成一座孤岛,进也进不来出也出不去。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就成为让村民脱贫的唯一办法。而韩庆鹏今年的主要工作,就是抓紧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搬迁到县城及另外一个搬迁点。目前需要搬迁的农牧民还有42户。
与此同时,今年还要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好今年开展的道路建设、安全饮用水工程等,尽快改善当地居民迫切需要的水、电、路、网等问题,并做好各项扶贫项目、惠民工程的落实,及时将相关部门发放给贫困户的西门塔尔奶牛、牦牛、羊等发到农牧民家里,不断增强村民的自我致富能力。
达达胡加·艾不拉孜孜是个非常重视教育的父亲,他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也和自己一样,在深山沟里放一辈子的牛羊,他说:“孩子们好好上学了,就可以考到外地上大学,以后会有更好的前程,我们全家也会有希望的。”
但是其他一些村民因为故土难离,而且新的居住点距离太远等原因,所以不太愿意搬迁。为此,韩庆鹏就借达达胡加·艾不拉孜孜的例子,通过入户走访一对一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在韩庆鹏的计划中,他和访惠聚工作队、村“两委”成员,还要不间断地通过农民夜校、周一升国旗、入户走访等各种机会大力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感恩党、感恩社会,大力宣传精准脱贫相关知识,积极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不断提高农牧民的生产技能。他告诉记者:“要用两三年的时间,让村民脱贫致富,担子很重,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带领全村村民到2019年全面实现脱贫,争取早日步入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