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菌已大量上市。 记者杜文蕾摄
日前,记者从云南省加强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暨新闻媒体通报会上获悉,截至7月中旬,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已经接到7个州市11个县市报告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
每年进入食用野生菌季节,就进入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的高发期。云南省野生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其中存在多种有毒品种,且不易鉴别。食用有毒野生菌中毒后没有特效疗法,病死率高、风险极大。据通报,截至7月中旬,省政府食品安全办接到的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报告,涉及昆明市呈贡区,昭通市镇雄县,红河州蒙自市、石屏县,临沧市沧源县,文山州广南县、麻粟坡、文山市,楚雄州南华县、牟定县,玉溪市华宁县等7个州市11个县市。
除此之外,去年,红河州还发生过食用野生马桑果中毒事件,迪庆州发生食用野生蜂蜜中毒死亡事件。今年,楚雄州发生食用草乌中毒死亡事件,保山市发生饮用野三七泡酒中毒死亡事件。
长期以来,各相关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加强宣传普及,开展预警提示,告知群众不要随意采食野果,不要随意用野果酿酒,特别是不能食用草乌和附片等毒性中药材加工的食物。同时,各地持续加大对食用野生菌交易市场的巡查力度,谨防品种不明的有毒野生菌上市销售。加强集体供餐单位、旅游景区供餐单位、学校食堂、幼儿园、婚宴、农村自办宴席和施工工地等重点监管单位、区域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禁止以上单位自采、购买、加工、供应野生菌,严防群体性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
相关
省疾控发布防病提示
夏秋季节要严防食物中毒
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蚊媒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从省疾控中心了解到,这段时间,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痢疾、登革热、食物中毒等传染病发病将持续增多,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风险也相对较高。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加注意。
近期,云南省大部分地区气进入高温雨季,蚊媒密度逐渐上升。特别是德宏、版纳、临沧等登革热老疫区,面临着登革热病例输入和本土暴发的风险。省疾控中心提示,各地要根据蚊媒传播疾病的流行规律,早布置、早安排,落实网格化管理,采取综合防控措施,确保不发生疫情暴发流行。加强疫情监测,全面掌握周边国家疫情动态,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采取清除蚊媒孳生环境、灭蚊等综合防控措施。云南省寄防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通报和技术指导,结合布雷图指数监测数据,有针对性地督促指导重点地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此外,夏季也是云南省食源性疾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在人流密集机构,容易出现聚集性或暴发疫情。各级疾控机构要强化对流动人口聚居区、建筑工地、饮食服务从业人员等地区和人群的疫情监测和管理,做好对水产品和养殖场所的标本采集和监测。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做好腹泻病人的登记、筛检和报告,做到“逢泻必登、逢疑必检”。一旦发现可疑聚集性疫情,要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做好传染来源追踪、密切接触者管理及疫点、疫区的消毒处理。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教育,增加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在农村地区应重点加强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有毒野生菌识别的健康教育工作,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记者 徐婕 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