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甸镇大营村。
漫步村间小道,翠竹掩映下的青瓦红墙,在明媚的阳光中显得诗意盎然。随手敲开一户农家小院,整洁的庭院花香怡人,古朴的建筑引人驻足……这便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禾甸镇的美丽景象。
禾甸四面环山、土地广阔、气候宜人,是个典型的农业大镇;民族风情浓厚、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白族占总人口八成有余,属祥云县境内唯一白族乡里。
“结合禾甸实际,乘脱贫攻坚之风,镇党委、政府率先提出‘产业旅游双推进’的新模式,因地制宜地做实特色产业发展和民族文化旅游推广,为镇村带来了跨越式新发展。”禾甸镇党委书记段青云介绍道,近年来,禾甸镇始终坚持把产业发展放在工作首位,围绕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整合投入,做实“产业+”;同时,大力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打造民族品牌,努力挖掘文化旅游新契机,做活“旅游+”,为禾甸镇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走产业发展之路是禾甸镇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只有产业稳定增收,村民才能稳固脱贫。”镇长李实权介绍,依托“四山包一坝,中间一条河”的自然优势,禾甸镇以发展农业产业为主线,特色产业为重点,打破以往单一的农耕方式,走出一条高质量产业扶贫致富路。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的基础上,倾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奋力推进特色水果向“一村一品”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和经营效益明显提升;坚持走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实现互利共赢;有序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通过科学规划、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服务,截至目前,全镇范围内完成改造低产桑园500亩、玉米29000亩、中药材2500亩、特色水果黄金李400亩、软籽石榴433亩、青花椒1450亩……
“以前的农忙日,一人一锄头,一干一整天,但最终也只能勉强自给自足,效率低又很累;可现在不一样了,政府不仅帮忙选种,还提供技术指导和配套服务,让我们的土地实现规模化发展,一年可以收成三、四季,同样的土地,收益相较过去翻了好几倍,但人却更轻松了。”新泽村村民杨慧满脸幸福地说道。
“2009年,大营传统彝族‘哑神’节被云南省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土陶制作技术被列为省级非遗保护名目,每年幕名而来的游客数以万计。”大营社区支书王发先向记者介绍,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特色旅游为抓手,不断夯实基础设施,路网水网一起修,住房景区齐建设,大力推行清洁家园,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让乡村文化“旅游+”探索脱贫攻坚新出路,助推禾甸经济社会生活大步向前迈。
哑巴节盛况。
正月初八,古老的彝族神奇民风—“哑巴节”在七宣以独特形式传承,发展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每年立夏,河西自然村的“开秧门”农耕文化节如期举行,村民盛装出席,热闹非凡;温水村大大小小的温泉出水口有十余处,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村里建起游泳池,青山环抱下可以舒舒服服地泡个澡;老街白族花灯歌舞—鞑子舞,生动有趣……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更带动了当地村民的经济增收。“禾甸镇不断打造民族特色旅游文化,配合广泛宣传报道,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发展了旅游。现如今,禾甸旅游收入每年可破三百万元,这是笔非常可观的数目,为我镇全面小康的实现增添了很大信心。”禾甸镇原统计站站长董明琴说。
“党委政府给了我很大帮助,以前村子偏僻,路也不好走,全家人只知道靠天吃饭,靠地生活,完全没有方向;现在好了,政府带领发展特色产业,还搞旅游增加收入,水泥路通到家门口,房子宽敞明亮,村落建设越来越美,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大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罗红映开心地说。2014年脱贫的罗红映,趁着旅游热潮,还在七宣村开起了农家乐,配合自己种植的绿色无公害蔬菜,2018年收入已达4万余元。
禾甸镇做实“产业+”、做活“旅游+”。经过全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镇村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止2018年底,全镇895户336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实现830户3165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6.73%降至目前的0.54%。
云南网记者 博达 通讯员 杨思伟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