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郭丽)近年来,在华能集团的帮扶支持下,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把发展产业作为促进“直过民族”脱贫的关键,按照“分类指导、因村施策,因户施法”的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措施,开启“三建一探索”模式,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建立“资金+资源”优势,使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澜沧县竹塘乡战马坡村是典型的“直过民族”贫困村,通过2016年华能帮扶项目的实施,投入华能帮扶资金1851.43万元,使275户贫困户住进了安全稳固的住房。
战马坡村8个村民小组组内道路硬化实现了全覆盖,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观,受益贫困群众达399户1523人;大牲畜、生猪存栏数增长迅速。
截至目前,华能集团帮扶的能繁母牛产业项目,共繁育杂交牛犊152头,产生经济效益100多万元。
建立长效利益联结机制,群众增收更加多元
竹塘乡云山村贫困户得到华能集团帮扶资金380万元,全部入股到澜沧拉祜人家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养殖生猪有“售金”、基地就业有“薪金”、种植饲草有“酬金”、入股分红有“股金”的“四金流转”发展模式,建立了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帮助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建立“公司+观光基地+贫困户”的特色产业集群模式
华能集团帮扶糯福乡糯福村、阿里村沃柑产业化开发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投入帮扶资金226.8万元,以资产收益方式扶持到贫困户,再由贫困户投资入股到澜沧仁和汇乐农业有限公司,由公司统一使用和经营。
该项目以打造千亩沃柑产业示范基地为中心,带动了近200户贫困户持续增收,投产后预计村民每户收入可达3万余元。
促进科技优势开花结果
通过探索“中国工程院+集团+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截至目前,华能集团共投入资金311.7万元,在中国工程院的技术保障支持下,积极推广冬季马铃薯和林下仿野生三七种植,成为当地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