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让文明成为流行色

时间:2019-10-15

原标题:文山市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纪实四——让文明成为流行色

人,因文明而美;城,因文明而兴。文明城市创建,能为一个城市赋予更深沉的内涵,铸造更鲜明的特质,凝聚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近年以来,文山市不断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加大创文宣传力度,社会宣传、文艺宣传、媒体宣传多管齐下,多形式、高密度地开展宣传工作,引导居民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让创文的目的意义、任务措施等家喻户晓,使创建工作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理解和支持,实现从“要我创文”到“我要创文”的转变,使“文明”观念深入人心,文明已经成为文山的流行色。

“城市文明新风尚,舆论导向来引领。”文山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充分发挥地方主流媒体作用以“塑文明人、建文明城”的理念,积极为文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好宣传引导和舆论氛围营造工作。

大力推进精神文明领域及理想信念教育宣传,全面报道在创建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增强宣传的感召力、影响力和渗透力,营造人人关心支持、人人参与创城的浓厚氛围。

还开办了揭露社会不文明现象的“曝光台”、“生活热线”、“非常文山”等栏目,曝光一些陋风陋习和社会不文明现象,督促相关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市民弘扬美德,从小事做起,养成崇德守礼的文明行为习惯。所有这些专题、专栏的内容,都在力促文明之光照亮文山,为文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发挥积极的宣传引导和加油鼓劲作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漫步在文山市区街头的绿地、游园,徜徉在城区的大小公园、广场、商业大街、主次干道,一幅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文明城市、建美好家园”“中国梦系列”等宣传文明城市创建、传递正能量的公益广告随处可见。近年来,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文山市高度重视公益广告宣传工作,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相关要求,统筹规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文山市公益广告宣传呈现出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格调高雅、社会参与、影响广泛的良好局面。

这些色彩亮丽、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具有文山元素的公益广告,以“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为主题,将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优美融合,成为引领大理社会文明的风向标,传递了无穷正能量。

沿着改造提升的东风路、新城路等主次干道行走,不时能看到一幅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公益广告,公交站台也换上了公益广告,温馨话语配着漂亮图画,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融合了时尚元素、文山元素,成为城市的美丽一景。同时,在城北、城南片区等建筑工地,一幅幅公益广告喷绘装点着围墙,集教育、宣传、美化于一体,向过往行人直观地展现创建文明城市的日常行为规范。

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文山市切实加强办公场所、单位门厅、服务大厅重点部位节点公益广告和宣传布展,形成常态化宣传。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非常文山、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体,每天在重要版面、黄金时段刊播“图说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公益广告,形成立体宣传。

同时,文山市结合城市现有形态提出“一河三纵八横四区六园场”(即:一河:盘龙河,三纵:西华路、开化路、文华路、望华路,八横:文昌路、龙海路、七花南路、安平路、普阳路、东风路、建禾路、外滩路,四区:城北政务办公区、城中经济文化中心片区、城南三七产业园区、城东职教园区,六(园)场:华龙湖公园、东山公园、西华公园、七花广场、休闲广场、城南体育广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氛围营造规划,精心设计数十种具有文山元素的公益广告图样,以多种形式在大街小巷、单位、社区、学校、公园广场、公共场所等地合理设置,进一步加大了公益广告的数量和覆盖面。

同时,机关单位、学校、医院、社区等场所走廊过道、文化栏等醒目位置都悬挂或张贴公益广告宣传画。这些公益广告营造了浓厚的文明创建氛围,彰显出道德的力量,成为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

为增加群众参与度,文山市还采用知识问卷、散发创文知识宣传单、入户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对创文工作进行再宣传,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创文,为创文做奉献,在全市掀起讲文明、树新风的浓厚舆论氛围。

印制创文知识彩页26万余份,组织志愿者在市中心、公园、体育场、广场等人口密集地方发放、解读。各镇(街道)组织辖区广大党员进入村组、社区发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手册》、张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海报,组织文艺汇演、广播宣传,动员市民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测试活动,使辖区市民知晓、了解、参与、支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记者 张继庄)

  • 上一篇:文山至马关高速完成产值18.5亿元
  • 下一篇:手牵手,共绘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