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手牵手,共绘美好家园

时间:2019-10-15

原标题:文山市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纪实三 手牵手 共绘美好家园

“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进程中,从青年志愿者到社区志愿者,再到草根志愿者,越来越多的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践行着志愿服务理念。

如今,文山市遍布忙碌的志愿者,如一颗颗文明的种子,播撒爱心,传递文明,为这座城市注入越来越多的关爱和温暖。

一颗颗爱心续写着雷锋事迹

走街串巷清除城市“牛皮癣”、捡拾垃圾的志愿者,闲暇课余上门为孤寡老人热情服务的大学生,在红绿灯处劝导文明出行的普通老百姓……走在城区街头,只要稍加留意,你便会发现,在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从来不缺志愿者的身影。

“大哥,你好!你的摊子摆得太靠前了,会影响过往车辆及行人正常通行,麻烦你往后移一下。”近年来,在文山街头,来自市直各单位的在职志愿者们协助城管部门对创建路段进行管理,积极参与路面卫生的保洁工作,并用真挚的话语对出店经营的商家进行文明劝导。此外,每到双休日,“志愿者助交通、进社区”主题活动也如期开展,志愿者小分队分赴全市20多个重要交通路口,疏导交通,劝导行人文明出行。

不仅如此,社会各界的志愿者也积极行动起来,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成立法律援助、家电维修、医疗保健及政策宣传等专业志愿服务队,定期深入社区、乡镇开展为民服务活动,帮助改善城区环境,宣传政策方针,传播文明知识。“志愿者每年定期上门来免费为我理发,让我特别感动。”文山福利院的刘奶奶说,由于腿脚不方便,平时很少出门,志愿者上门为她理发,让她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全民发动、人人参与是文山市文明创建的优势,志愿者服务活动成为发挥这一优势的最佳载体。近年来,全市各地纷纷成立了以身边好人为榜样的志愿服务组织,如学雷锋服务队、爱心出租车队、人间真情爱心QQ群、等各类民间爱心志愿组织。他们深入街道、社区、学校、乡村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争当文明创建的引领者、城市形象的塑造者,以自己的言行传递文明,播撒爱心。

一个个志愿服务项目践行着雷锋精神

近年来,文山市把志愿服务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突破口,动员广大群众践行“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推进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成立文山市志愿联合会。市文明办还设立志愿服务工作科室,建立了志愿者招募、培训、活动组织、管理、激励表彰等各项制度,建成26个社区志愿服务联络站。目前,文山市已基本形成以市文明办统筹,市志愿者联合会为指导中心、各级志愿服务队为纽带、各大志愿服务阵地为依托的志愿服务网络。

随着志愿服务理念的逐渐普及,文山市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实现了以青年学生为主体向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延伸,目前已经遍布城乡。据统计,目前文山市共有26个社区志愿者联络站,各类志愿服务队400余个,注册志愿者已达8万余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累计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180多万个小时。全市志愿服务活动呈现出蓬勃兴起的态势,志愿服务实现了由松散向紧密、由自发向有组织的转变。

带着同样的理想和追求,一些“草根”渐渐集结成一支支紧密的队伍,QQ结群、社区结群、部门结群、行业结群……开展各项爱心活动上百余次。

“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行进在风景如画的城市里,头戴红帽子、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恰如跳动的文明星火,为文山大地增姿添彩。(记者 张继庄)

  • 上一篇:让文明成为流行色
  • 下一篇:文山州:向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诊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