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3月10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中央將出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具體規劃方案,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友嘉,全國政協委員施榮懷、魏明德昨日在北京接受傳媒聯合訪問,一致認同粵港澳大灣區前景廣闊,能助香港解決長期存在的土地房屋等民生問題,更能為香港年輕人帶來機遇,冀香港年輕人放開思維以國際視野看待大灣區發展機遇。
黃友嘉:讓港破經濟民生瓶頸
黃友嘉形容,大灣區發展前景非常好,整個區域發展有基礎、有規模、有深度,整體產業結構完整,包括有金融中心、專業服務、創科企業、高端製造等,相信大灣區能給年輕人帶來更多機遇,也能幫助香港突破經濟民生發展的瓶頸,包括土地、房屋、勞動力不足等問題。
不過,大灣區存在三個不同關稅區,要提高三地融合效率,他認為應該力加快通關便利化和擴大口岸容量,完善大灣區內的稅務安排和生活配套。對解決跨境關稅問題,黃友嘉建議放寬港人在內地停留連續或累計不超過183天,並建議調整停留天數計算方法、以及在大灣區內使用港人港稅。
黃友嘉希望香港年輕人放開思維以國際視野看待大灣區發展機遇,他認為,香港年輕人到內地工作生活並非移居內地,就像年輕人到外國留學工作,未來仍可以選擇返港,有了經驗後會更能適應發展。
施榮懷:助港中小企升級轉型
施榮懷也指,大灣區是香港融入國家的重要通道,“一帶一路”倡議前景廣闊,但多是大型基建項目,但粵港澳大灣區無論地理、語言、文化都是相通的,每位市民都有機會參與,對香港中小企業升級轉型也是大有幫助。
施榮懷強調,港人要認識大灣區對香港的機遇並非遙不可及,更不要莫名抗拒。他舉例,香港過去對前海開發、深港合作存有抗拒,擔心深圳替代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但現在深圳經濟總量已超過香港了。由此可見,目前廣東與港澳加強合作,香港也應積極參與。
魏明德指,隨“一帶一路”的全面鋪開,東南亞國家有許多企業在香港尋求合作和融資。例如孟加拉國和印尼的電力和鋼鐵業正亟待發展,中國目前的技術和資金都可以進入。在這些國家建設工業園區,可以從鋼鐵開始,打造家電、物流產業“一條龍”,更可複製模式。
魏明德:港可擔牽頭推廣角色
他續說,在這一過程中,香港可以擔當牽頭和推廣的角色。香港與東盟國家合作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在這方面享有天然優勢,不抓緊融入就會錯過大好機會。
魏明德強調,看香港經濟發展不能只看香港本地,還要看區域經濟形勢。期待國家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的出台,希望中央能做牽頭人,引領和支持粵港澳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