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3月22日電 社交網站握大數據,濫用遺害大。
《星島日報》社論指,社交網絡巨企臉書(facebook)五千萬個用戶資料,疑被濫用來操弄美國總統選舉,重新引起大數據時代個人資料保障的關注。臉書全球用戶累積達二十億人,透過收集用戶在其平台上活動的數據,成立了異常龐大的數據庫,可以分析用戶社交圈子、個人喜好、生活習慣,甚至政治取態,並且可以透過資訊排序篩選,影響用戶的瀏覽習慣和消費選擇。利用這些資料作商業用途,已經成為這些企業的重大收入來源,網民以此換取免費使用服務,亦對企業的做法日趨麻木。但是,今次事件顯示這些龐大數據庫被濫用作政治操控,就越過了不少人能夠接受的底線。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正研究為財政預算案“補漏拾遺”。
《文匯報》社評指,今年預算案公佈之後,坊間有意見認為,政府在庫房“水浸”下照顧有需要人士不足,出現要求政府派錢之聲。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表示,不得不承認政府在構想財政預算案的共享措施時未夠全面,預算案公佈後社會有意見認為應向“N無人士”擴大關愛共享計劃,政府目前財政非常健康,也有傾向擴大計劃。因此,若政府透過關愛基金,有針對性地向基層市民提供適當照顧,亦符合分享發展成果的施政要義,值得支持。
環球去槓桿,香港坐看泡沫脹?
《經濟日報》社評指,環球央行陸續去槓桿,為資產泡沫紓壓。過去10年有1,300億美元流入香港,導致銀行維持超低息環境,資金續湧入,令資產市場更脹,如納米樓樓價再創新高。周期調整遲早會來,香港愈遲出手,後果恐更嚴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