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3月22日電 香港《文匯報》22日發表題為“既要補漏拾遺惠民 更須投資未來奮進”的文章,全文如下:
消息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正研究為財政預算案“補漏拾遺”,考慮向月入低於個人入息中位數的18歲以上、65歲以下市民派發2000元。陳茂波昨日出席一個公開活動時表示,感覺社會討論預算案時較集中在“關愛共享”方面,但預算案仍有“投資未來”和“經濟發展”的範疇,應該整體全面去看。社會關心分享成果、體現公平無可厚非,但面對香港傳統優勢持續減弱、競爭日益激烈的大環境下,社會的視線確實不宜只重眼前的分配,更需要增強危機意識,把注意力更多地聚焦到思考未來、加快發展之上。只有強化經濟發展優勢,政府才更有能力照顧市民。
今年預算案公佈之後,坊間有意見認為,政府在庫房“水浸”下照顧有需要人士不足,出現要求政府派錢之聲。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表示,不得不承認政府在構想財政預算案的共享措施時未夠全面,預算案公佈後社會有意見認為應向“N無人士”擴大關愛共享計劃,政府目前財政非常健康,也有傾向擴大計劃。因此,若政府透過關愛基金,有針對性地向基層市民提供適當照顧,亦符合分享發展成果的施政要義,值得支持。
不過,社會更應看到,本港近年日益民粹化、政治化,政府的施政政策,總會受到非理性批評。即使政府打算透過關愛基金對預算案進行“補漏拾遺”,立即又被指派得太少,照顧範圍太窄,甚至被形容為“貼錢買難受”。似乎不論政府如何做,不論派錢與否,都會受到責難。
不用交稅、不住公屋又不領綜緩的基層市民,一向處於預算案“派糖”的“盲區”,目前庫房充裕,向這些基層市民提供必要的支援無可厚非,體現關愛共享精神。但是,“一刀切”全民派錢從來都不是香港公共理財的慣例,主流意見從來不主張不分貧富地派錢,反而認為全民派錢是懶政短視行為,政府應花心思善用盈餘,為香港、為市民投資未來。
今年預算案的亮點之一,是努力利用財政盈餘推動創新發展,包括預留500億元投放於推動創科,為發展新興產業創造有利條件,以利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香港經濟持續和多元發展,為青年人提供創業就業機會。香港作為細小開放型經濟體,容易受到外圍衝擊,若不未雨綢繆規劃明天,不與時並進增強競爭力,不論市民個人還是整個香港都面對黯淡前途。因此,在討論預算案時不能囿於眼前,只重如何分享成果;更要重視投資未來、發展經濟等更宏觀、影響更深遠的議題。
以創科推動經濟發展乃世界潮流,周邊的深圳、新加坡概莫如是。相比之下,香港在創科發展已經落後於人。同時,金融、航運、旅遊等香港傳統支柱產業,周邊地區都在全力發展,日益逼近,香港的固有優勢已經不明顯。如果香港還不集中精力謀發展,不一心一意求突破,把精力都消耗在無休止的爭拗中,不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把握不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寶貴機遇,被別人超越在所難免。20年前,廣東、深圳極之渴望與香港合作,借香港之力促自身發展。可惜因各種原因,兩地合作未盡人意,香港錯失了不少機遇。如今,深圳的GDP已超越香港,廣州也和香港平手,對香港而言,不進則退的警報已經響起。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經濟開始騰飛,並創造奇跡,靠的是自強不息、靈活拚搏的獅子山精神,而非坐等向政府伸手、望別人打救。今天香港的經濟基礎、社會財富各方面條件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更要重振獅子山精神,放下彼此矛盾,同舟共濟,急起直追,續寫香江不朽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