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貨櫃碼頭董事總經理嚴磊輝表示,香港碼頭業形勢十分嚴峻,排名可能跌至第七位。
香港新聞網4月3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航運港口業對香港的經濟貢獻很大,但過去幾年香港的港口業一直受到外地競爭的壓力,去年香港勉強保住全球第五大貨櫃港口地位,香港國際貨櫃碼頭董事總經理嚴磊輝接受本報訪問時警告,指香港碼頭業形勢十分嚴峻,相信在目前的劣境下,“今年年尾排名香港會跌至第七位,未必會跌落第八位,但心理上有很大陰影。”他希望碼頭業界可以緊密合作,提升效率,減少內耗及使工作程序順暢些,保持對船公司客戶的吸引力。
面對行業成本上升,但收費未能提升的死結,嚴磊輝認為短期內經營情況仍然嚴峻,未來仍要繼續控制成本。他指,香港國際貨櫃碼頭未來仍有節省成本的空間,例如九號碼頭年初就利用遙控設施吊貨櫃,以應付外來的競爭,以及人工上升等壓力。
國際貨櫃碼頭去年吞吐量略有增加,但背後的“含金量”跌了很多,嚴磊輝說主要是藉着減價吸引貨量,去年單箱收入下跌約百分之十,貨量雖增加了,但香港業務利潤大幅下跌百分之二十。他無奈地說:“如果今年單箱收入跌少於百分之十,都要偷笑。”
國際貨櫃碼頭由二〇一一年至今每標箱操作成本大幅上升超過四成,減價空間因而有限。他指公司仍會控制成本,提升操作效率,力保香港作為樞紐港及主要中轉港地位,令行業職位不致流失。
亞洲區內航線佔了國際貨櫃碼頭五成的貨量,但去年亞洲貨量下跌百分之六;香港積極爭取的中轉貨櫃生意,也面對大灣區港口群,特別是深圳蛇口港的激烈競爭。
他表示,船公司近幾年的收購合併,令聯盟坐大網絡增多。全球頭十位的船公司佔去年市場運量的七成七;今年東方海外加入中遠海運成立海洋聯盟,而且日本三大船公司合併之後,十大船公司的市佔率將大增至八成二,議價能力更強,對貨櫃碼頭定價能力有一定影響。
中美貿易戰備受關注,他指,公司的未來業務因貿易戰而有很大隱憂,因為香港與內地的貿易關係及來往比較多,較受貿易戰牽連,反而新加坡等地較不受影響。南韓釜山港對面的上海港有長三角腹地,所以不需大力搶貨源,反而釜山港會積極爭生意,未來吞吐量仍會上升,去年其貨櫃處理量僅較香港少約二十九萬個標準箱,位處全球第六,但未來極大機會趕過香港升上第五位。
至於去年吞吐量較香港少三十九萬標箱的廣州南沙港則積極擴展,又挖深航道,未來的吞吐量仍會上升,因此今年尾香港排名可能會跌至第七位。根據Alphaliner的資料,去年首一百一十大港口共處理六億個標箱,較一六年上升了百分之六點一,其中十二個港口吞吐量有減少,其他都有增長。
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在二十大港口之中,中國內地港口佔了七席,東南亞也有三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