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4月3日電 香港《經濟日報》3日發表題為“資助房勢熱捧 定價方式需檢討”的文章,全文如下:
部分正接受申請的新居屋呎價近萬元,房協因應市況而調升了入息資格,較低收入的中產勢更難中籤。現行資助房屋售價與市價掛鈎的方式,須予檢討,如是否改以建築成本或收入掛鈎。
房委會新一期居屋上周四開始接受申請,由於本港樓價升不停,加上3個新居屋屋苑,兩個位處九龍市區,屬罕有的市區盤,首日已收到2,700份申請表,受歡迎程度打破過去3期新居屋首日紀錄。
市價拉高售價 入息上限調升
除了公眾競相申請的熱況外,新居屋售價亦受關注。此因部分新居屋的平均實用呎價高達9,755元,即在市價打了7折後,新居屋最高售價達到488萬元。而因應售價上升,房委會亦將申請者的入息上限調升約一成,如白表二人及以上家庭的每月入息上限,調升至5.7萬元。
以家庭月入5.7萬元為界,也就是剛位於約本港最高收入的兩成邊緣的家庭,亦合乎資格申請新居屋。這引起數個議論,一是這麼高收入階層,在公營房屋資源有限下,是否應享資助置業;二是如此一來,8成家庭都符合資格申請新居屋,僧多粥少的情況只會更嚴重;三是新居屋售價如此高,本應是居屋目標的中間收入的中產家庭,根本難有足夠財力入市。
出現如此情況,底因是新居屋和其他資助置業計劃一樣,售價與市價掛鈎。可以預見,若樓價仍續無視加息等因素而不斷上升,資助置業計劃不論是新居屋還是綠置居等,上述3個問題只會更尖銳,政府的相關政策亦會受到更多批評。
由於港人自置計劃將於年中公布,第二期綠置居亦很可能於年底前接受申請,港府是否應繼續維持綠置居售價為市價6折、居屋為市價7折,而港人首置則定為市價8折(若參考過去夾屋經驗)呢?
改以成本發售? 改與收入掛鈎?
社會上已有不少聲音提出,資助置業的售價方式應該改變,不再與市價掛鈎,例如改為以成本價發售,即僅約一百多萬元;又或改與市民收入掛鈎等。當然,還必須有配套安排,例如增加轉售限制,堵住因更改售價方式而導致轉售可大賺的漏洞。
當然,不同資助置業計劃不一定要用相同售價方式,關鍵是須有通盤考量,以及能爭取到納稅人接受。隨着樓價續升,檢討資助置業項目的房屋定價,已不宜再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