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港媒:增醫科生 先要爭奪教研人才

时间:2018-04-03

香港新聞網4月3日電 香港《星島日報》3日發表題為“增醫科生 先要爭奪教研人才”的文章,全文如下:

劏房,不止存在於各區舊樓和共享辦公室,還存在於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實驗室,此中所反映的硬件不足,成為吸引及挽留一流專才提升本港醫學教研質素的障礙。在政府願意撥款三千億元予醫院管理局,推行新的十年發展計畫之際,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提出,增加培訓醫生,還需要吸引優質師資和增加教研設施等軟硬件配合,不是“多個人多雙筷”。

當局過去的醫療人手規劃落後於醫療需求發展,未能夠準確判斷人口老化及吸引境外人士來港就醫的需求增長,導致今天醫生供應不足,私家醫院要高薪從公立醫院挖角,而最沉重的工作壓力,就落在公立醫院的醫護人員身上,急症病房要加牀,新症排期要長等。

現在政府在《財政預算案》公布願意向醫管局大增撥款,涉及增加的人手,就要有相應的培訓名額來應付,解決醫護人手不足首先要有足夠的教學人手。兩所設有醫學院的大學,現時無論硬件空間和師資人手都有限,中大表示正籌建兩座科研教學大樓。

重要競爭對手新加坡

正如公院有了病牀硬件還需要有醫護人手軟件才能夠投入服務,兩大醫學院要擴大招生,需要同時擴充硬件和吸引一流教研人才進駐。這個人才庫是全球性的,同時受到全球爭奪,本港在區內最大的競爭對手,是銳意發展醫學科研的新加坡。

這些人才考慮是否來港或留港發展,除了生活環境等條件外,主要還是看教學和研究環境。

現時兩大醫學院不愁收不到好學生,一些科研論文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刊物,更足以改變全球對癌症等病的診治模式,而理工大學則在醫療器材方面的研發精益求精。有份評選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的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在港設立首個海外分支,本港的醫學科研人才供應,是其中一個考慮。

科研硬件須急起直追

科研環境除了看人才還要看設施。陳家亮曾舉一個有意加盟中大醫學院的英國顯赫教授為例,他因為中大無法滿足他提出一個五千方呎實驗室和兩台磁力共振作為腦神經研究及教學的要求,而轉投鄰近國家。

本港地方有限,五千方呎的實驗室確不容易提供,但是看看中大現時用作腦神經研究的實驗室,六人團隊要與其他團隊分享實驗室,劏出一塊六十至八十方呎的地方專用,還要用黑布包圍一個角落來進行不容曝光的實驗,連一間黑房都沒有,對比也實在太大。

要提升本港的醫療水平,避免不進則退,本港需要在全球人才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發展成區內醫療精英薈萃之地。這需要提供優質教研設施,吸引一流的教研人員和學生,培育出一流的醫生,以能代代相傳地提供一流的醫療服務。

  • 上一篇:港媒:資助房勢熱捧 定價方式需檢討
  • 下一篇:香港商報:解貿易紛爭須回到談判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