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4月4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近期,穗港澳台四地青年組織和研究機構對15歲至25歲青年學生的壓力狀況進行調研,結果顯示,四地青年在學業、人際關係、經濟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壓力。
其中,香港學生在學業、人際關係方面的壓力水平更在四地同齡人中“名列前茅”,調查團體呼籲社會和家庭關注廣大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該個以《關注青少年壓力狀況 別讓花朵在風雨中枯萎》為題調研報告由廣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澳門基督教青年會、台灣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聯合發起及操作,以了解四地青少年壓力現狀和心理健康情況。
調研總共收到3,475份有效樣本,其中,香港882人,顯示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調查發現,四地青少年壓力大小高低依次是澳門、香港、廣州、台灣(見表)。從壓力來源看,學業(工作)壓力、人際關係壓力、經濟壓力是四地青少年壓力問題的“三座大山”。
其中尤以學業壓力和人際關係壓力表現得最為突出,而港澳青少年尤其明顯。
港大學生人際關係壓力最大
其中,香港中學生學業壓力最大,澳門中學生在人際關係方面壓力最大。大學生方面,四地同齡人面臨的最大壓力同樣是學業或工作所帶來的,其次是人際關係和經濟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四地青少年在三大壓力負荷上存在顯著差異。四地大學生中,香港大學生人際關係壓力最大,指數均值為3,廣州大學生最小,均值僅為2.4。意外的是,澳門中學生經濟壓力最大,均值為2.84,台灣中學生最小,為1.81。
綜合是次調研報告,港澳學生在學業、人際關係、經濟等方面,壓力水平在兩岸四地同齡人中均居於前列。特別是香港學生,學業壓力明顯高於內地、台灣和澳門同齡人,人際關係壓力亦居於首位,表明香港學生的壓力總體上處於較高水平。
就青少年學生如何紓緩壓力,是次調研發現,聽音樂、上網、睡覺、運動等是主流方式,香港和澳門學生更明顯。四地青少年選擇做義工或參加公益活動釋放壓力的比例僅為2.3和1.1%,香港略高,超過一成。不過,該比例只是相對較高。雖然香港社工、公益事業相對發達,政府也倡導此類方式減壓,但青少年仍較少選擇。
調研還發現,心理諮詢專業機構、人員在台灣發揮的作用較為明顯,在穗、港、澳地區暫時還較小。一些接受面訪的中學生均表示:“希望能有面對面的個人諮詢、心理學的培訓和學習、更多專門的心理諮詢場所、更加專業的心理諮詢專家。”
四地學生壓力指數對比
地區 壓力指數
香港 2.53
澳門 2.65
台灣 2.17
廣州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