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5月4日電 據香港《商報》報道,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有關增辟土地的公眾諮詢上月正式啟動,惟部分人士質疑文件“錯估了”土地短缺情況。發展局發言人昨強調,土地供應不是純粹數學問題,“短缺1200公頃”背後涉及一系列規劃,項目發展時間亦有長短,希望市民不要單按數字審視文件中方案。同時,當局會檢驗數據,如果發現要調整就會進行調整,以上推算並非是“一成不變”,期望今年底公布新數據。
不預期數字有翻天覆地變動
發言人指出,諮詢文件數字主要來自《香港2030+》,該報告提出未來30年香港“最少”短缺1200公頃,是基於2015至2016年可搜集到的政府各部分數據,已明確標示未包括多項因素,如居住空間改善、新政策下對土地的需求,以及未完成研究等。發言人直言,政府在統計人口變動等不同項目上有相當準確度,不預期數字會有“翻天覆地”變動,認為是次討論以報告數據作參考是合適。
對於有言論認為單按東大嶼都會及新界北兩個策略發展區,已可能提供約1800公頃土地,似乎不用采取開發郊野公園或填平水塘等具爭議的選項,發言人重申,“兩個發展區僅是數學上可以補充了短缺”,該兩個發展區目前仍處於初步規劃階段,而土地供應上,時間亦“好重要”。
發言人亦特別指出,留意到有人引述統計處數字稱“香港住宅有279萬夥,多過住戶數255萬數字,證明空置情況嚴重”。發言人澄清,兩個數字屬不同報告,本身不作反映空置情況,再者住宅數字不限傳統住宅,相信“有人住”的地方就計及,例如監獄、工廈及宿舍等,因而或高估了住宅數目,反之住戶數字不包流動人口,或低估實際需要住處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