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6月7日電 香港《大公報》7日發表題為“港鐵‘解畫’有保留 公眾期許要珍惜 ”的文章,全文如下:
港鐵公司昨日舉行記者會,交代“沙中線”紅磡站月台鋼筋被剪短事件,主席馬時亨及工程、行政高層出席,但公眾對工程質量、安全和監管上的疑問並沒有得到完全解答,會上發言更有避重就輕之嫌,令人難以接受。
有關事件,是港鐵紅磡站月台擴建工程被揭出有“螺絲位”出現問題,多條鋼筋無法按標準完全扭到“螺絲帽”內,結果鋼筋被剪短擰入,然後照樣“落石屎”,問題被掩蓋。
從上述披露可以看到,問題的癥結在於鋼筋螺旋紋長度為何會與“螺絲帽”不符合,以至無法完全擰入;而鋼筋接駁位的長度關係到月台混凝土的承載能力,如果原定的長度被減至只剩一半以至三分一,荷載能力肯定大減,直接影響到月台的安全性。
因此,從常理而言,港鐵公司交代事件,首先要交代的就是鋼筋與“螺絲位”不脗合的原因,以及鋼筋被剪短後是否會對月台安全性構成危險?其次則是找出有關事故責任人,以及是否需要作出追究。
然而,遺憾的是,這些公眾最關心、也最擔心的問題,在昨日的記者會上都沒有得到充分的解答;相反,有關人士只是在發現問題後如何補救方面所費的脣舌最多,而一再強調的也只是“短筋”數量不多、問題已經解決等。
當然,完全可以確信,以港鐵公司打造全港軌道交通基建工程逾半世紀的雄厚背景、龐大一流的工程專業技術團隊,以及經驗豐富的行政管理層,其處理、應對大小事故的能力不容置疑;也可以相信,紅磡站“短筋”事件在被發現後,也已經得到及時的補救與修正。如近日《蘋果日報》般大事渲染,把事件説成是什麼“豆腐渣工程”,完全是別有用心和不符事實的誣陷之詞。
但是,也正由於鐵路系統是全港經濟、社會、民生“大動脈”,港鐵公司業務近年遍及內地與外國大城市,已成本港最“省鏡”的“金漆招牌”之一,市民對港鐵公司也一直支持和信任,因此,遇到有“短筋”這樣的事情出現,市民都希望第一時間知道詳情和原因,希望知道問題出在哪裏和如何可以得到改善,而不希望被矇在鼓裏或只是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解釋。
事情確實就是如此,面對個別工程或管理上的事故,作為主管的港鐵公司和特區政府相關部門,是不是把市民和乘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有沒有想到全港市民對港鐵服務一貫的支持和愛護?又有沒有想到在工作上要不斷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包括以坦誠、開放、承擔的態度來面對事故,還是先想到自己的面子和利益,“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和“講得越少越好”?
期望“短筋”事件在港鐵公司認真和負責任的處理下,早日向公眾作出一個全面的、令人可以接受的交代,並且依法辦事、追究責任,確保以後不會再有同類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