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6月8日電 《大公報》指,已納入市區重建範疇的九龍城黃大仙衙前圍村,昨日證實發現明清時期更樓、圍墻及護城河地基等考古遺跡,令香港宋元明清時期的歷史聯繫得到進一步豐富和充實;不過,有關發現亦再一次突顯了香港在規劃發展過程中對考古文物保護工作存在重視不够和政策不清的問題,亟需進一步研究和解決。
衙前圍村是香港市區碩果僅存的一條古老圍村,根據已經公布的歷史文獻和考古資料,圍村建於南宋時期,至今已有逾六百年歷史。二○○七年市建局啓動重建,搬遷及賠償尚餘村民,并提出“保育為本、新舊交融”的方針,重建後保留圍村門樓、石匾、天後廟“三寶”及八間具代表性的石屋,有關現場考古發掘工作隨後展開。
而據市建局昨日公布,自二○一六年考古工作開始以來,在衙前圍村地下一米半深處先後發現了地基和地磚層,相信是明代更樓的遺跡,此外還發現了相信是護城河的遺址,有待進一步詳細發掘。
有關衙前圍村的最新發現,在香港考古工作中不算是具有特別重大的價值,但是,有關發現顯然并非孤立,事實是九龍城宋王台一帶的宋元明清考古遺址和歷史文化聯繫,早已成了香港最有名、也最具歷史價值的一道“考古文物風景綫”,去年在“沙中綫”土瓜灣地鐵站工地發現的宋朝方井,更獨具歷史文物價值,是整個華南地區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座方形水井。
這些相關發現,都無可置疑地說明一個事實,就是過去英國殖民管治者編撰的著作中,稱香港在英國人到來前只是一條偏僻的小漁村,與內地并無什麼歷史文化聯繫,說法是不確的。
事實是早在我國東漢年間,香港這蕞爾小島已有人群居住生息,上世紀五十年代出土的李鄭屋古墓即為明證;而自宋室南渡之後,南宋“末代皇帝”宋帝昺與群臣曾逃難到港,後再轉赴福建,而今九龍城宋王台一帶,其時便成了跟隨宋室南下的臣民聚居之地,房屋地基、方井及大批瓷器、錢幣的出土,更說明了當時的經濟貿易活動相當興盛,已完全具備了一個“小城鎮”的規模。
所有這些古蹟遺址的發現,不僅在考古文物上具有重要價值,對香港的歷史身份與聯繫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意義:一座更樓、一口方井,事實勝於雄辯,香港自古以來已是中國的地方和歷史文化的一部分,是不可磨滅和否定的。
無疑,“發展是硬道理”,歷史文化遺留與現代城市發展之間顯然存在一定的矛盾衝突,土瓜灣站宋代方井也曾傳出“阻住發展”而要拆毀的說法,幸好特區政府及時決定將之保留了下來,修改路綫、方井復現,日後市民乘坐港鐵時也可順道懷古一番。如果因建港鐵而毀方井,則“歷史罪人”之名也不為過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