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12月11日電 香港《經濟日報》11日發表題為“樓市剛稍調整 減辣言之尚早”的文章,全文如下:
樓價近月下跌,有地產界要求政府減辣,但特首林鄭月娥昨表明不要幻想政府救市,因樓價正緩慢下跌,未損及金融穩定,讓政府爭取更多時間增加房屋供應,使樓市可健康調整。
跌幅不及升幅 林鄭拒絕救市
林鄭出席一個經濟會議時回應地產界要求放寬或撤銷樓市需求管理措施(俗稱減辣)時指,據差估署數據,樓價自8月起累跌3.7%,跌幅未能抵銷她上任來的升幅(17%)。若市場幻想樓價下跌,政府會出手救市,“可以慳番”。
地產業界要求政府救市,因10月和11月二手樓市成交大幅萎縮,較去年同期分別下跌50%和52%,而他們預測明年樓價續下跌10%至15%,下跌的不止住宅,還擴展至其他範疇。若一二手樓交投續減少,像地產代理界等經營環境日趨艱難,故要求政府減辣,冀刺激成交回升。
減辣措施是撤銷針對炒樓的各項印花稅,以及放寬按揭成數。前者需要立法會修例,程序較繁複;後者只需金管局作出調整就可以,而且還可以只放寬細價樓的按揭成數,幫助用家上車,避免一刀切式調整。
惟地產業界現時提出減辣,時機上並不適當。一來,現時有部分單位以低價成交,箇中原因可能是業主早年買入,即使大幅減價,只是少賺一點。畢竟這是個別案例,並未成為趨勢,整體拉勻,樓價只是緩緩下跌。
二來,樓價剛開始調整,仍處於高水平,政府此時若貿然減辣,易被人刻意放大,扭曲成政府不想樓市大跌的感覺,反而成了入市的訊號。
事實上,樓價緩緩下跌,長遠來說對港人和營商都是好事。香港樓價連續8年是全球最貴,不吃不喝19年才能上車,已到了一般市民無法負擔的水平。至於中環甲級寫字樓亦連續4年高居全球榜首,平均每呎租金要338美元,比紐約曼哈頓區高60%,嚴重損害本港競爭力。
房屋供應增加 換取退場時間
只要樓價並非急跌,影響到銀行資產質素和本港經濟,政府樂見樓價平穩下調,因這讓政府可換取時間覓地拓地,增建公營房屋,來滿足基層住屋需要。當房屋供應增加,樓價健康調整,既改變市民樓價只升不跌的心態,亦換取時間讓政府將來可從容就減辣退場,減少政府對樓市的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