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6月19日電 香港《經濟日報》19日發表題為“A股納入MSCI 中外締雙贏 ”的文章,全文如下:
連續3年闖關後,A股是否最終獲納入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將於後天揭曉。MSCI若納入A股,將有助提升A股透明度,面向國際投資者,令A股朝健康發展。
第二大經濟體 影響不容忽視
中國就加入MSCI談判了4年,對於何時能加入,已採取不着急態度,因沒有A股,指數沒有代表性。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佔全球GDP總值的14.8%,對全球經濟有着龐大貢獻。A股總市值高達6.8萬億美元,是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影響力令人無法忽視,若MSCI繼續將A股拒諸門外,只會令其指數欠缺完整性和代表性。
早在2015年,另一家主要指數公司——英國富時將A股納入其全球過渡指數,明顯是確認了不納入A股,新興市場指數欠缺代表性的問題。
若從公司盈利來看,中國公司絕不遜色於其他環球企業。工行(01398)是全球最賺錢銀行,每年淨利潤高達400億美元;在內地家傳戶曉的貴州茅台,去年獲利167億元人民幣,近半年股價急升38%。
若從人民幣在國際支付規模來看,近年都在十大位置之列,2015年更高踞第4位,都反映中國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地位日益提升。
中國迄今未能加入MSCI指數,其實是中美之間角力。雙方談判了4年,每一次美方都有新要求,中方也有合理的調整及配合,改革步伐從未停。問題關鍵並不是A股質素差,而是中國是否願意達到MSCI所訂出的要求,就是資金滙出、A股廣泛停牌,及交易所於金融產品的預審權。
在過去一年,中國透過開通“深港通”,配合“滬港通”的互聯互通,經由香港買賣A股,讓國際投資者可直接對在深滬股市交易的股票進行買賣,毋須申請許可證及配額,並改善股票停牌及復牌機制。但中方對境外推出A股衍生產品,仍堅持需滬深交易所預先審批。
吸機構投資者 增A股成熟度
A股有優秀的企業,但妖股也不少,若把A股納入MSCI未嘗不是件好事,國際投資者因而獲利固然是好事,若因A股欠缺透明度而虧損,可倒逼中國當局改革A股,就像當年國企來港上市,就是借本港嚴格規管來規範國企一樣。A股現時最大問題是由80%散戶主導,散戶傾向短炒和投機,導致股價暴升暴跌,加入MSCI後,可令A股逐漸由機構投資者主導,股市變得更成熟。所以A股若能加入MSCI會帶來雙贏,讓指數公司多了生意,更具代表性,也有助A股國際化。